江南的春日,总是来得格外温柔。细雨如丝,编织着如梦似幻的纱幕,将整个小镇轻轻笼罩。桃花在枝头肆意绽放,粉白相间,微风拂过,花瓣如雪般纷纷扬扬飘落,似是春的使者,传递着温柔的情愫。
崔护,一介书生,离开故乡,踏上漫漫求仕之路。这一日,他行至小镇,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不知不觉间,已至晌午,腹中饥饿难耐,恰好望见一处幽静小院,院墙半掩,院内桃花灼灼,如天边云霞。
他轻叩柴门,许久,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露出一张少女的面庞。那少女肌肤胜雪,眼眸犹如一汪清泉,澄澈而明亮,粉色的衣衫与身后的桃花相互映衬,恰似从画中走来。
“公子,所为何事?”少女的声音轻柔,宛如黄莺出谷。
崔护微微一愣,才回过神来,拱手道:“在下崔护,赶路至此,口渴难耐,不知姑娘可否赐些茶水?”
少女浅浅一笑,侧身让他进门:“公子请进,寒舍简陋,还望公子莫要嫌弃。”
院内桃花繁盛,花瓣落在石桌上,仿若铺了一层薄毯。少女端来茶水,茶香袅袅升腾,与四周的花香交织在一起。崔护接过茶杯,轻抿一口,甘甜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疲惫之感顿时消散不少。
两人相对而坐,交谈起来。少女名叫桃夭,自幼父母双亡,与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她生性纯善,虽生活清苦,却对这一方小院充满热爱。崔护讲述着自己的求学经历和沿途见闻,桃夭听得入神,时而露出惊讶的神情,时而掩嘴轻笑。不知不觉,日头渐斜,崔护起身告辞,桃夭送至门口,目光中似有不舍。
“公子,一路保重。”桃夭轻声说道。
崔护望着她,心中泛起一丝涟漪:“待我归来,定当再来拜访姑娘。”
此后,崔护一心备考,却时常在闲暇时想起桃夭的面容。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一年春天,崔护终于结束了漫长的考试,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前往小镇的路。
当他再次来到那熟悉的小院时,却发现柴门紧闭,院内一片寂静。他心中涌起一股不安,用力叩门,许久都无人回应。他透过门缝向里望去,桃花依旧灿烂,却不见桃夭的身影。
崔护心急如焚,四处打听桃夭的消息。终于,从一位邻居口中得知,自他走后,桃夭便时常坐在门口,盼着他归来。前些日子,因思念成疾,又感染了风寒,一病不起,如今已香消玉殒。
崔护如遭雷击,呆立在原地,泪水夺眶而出。他缓缓推开院门,走进院内,桃花依旧,人面却已不再。他望着曾经与桃夭一起坐过的石桌,仿佛还能看到她的笑容,听到她的声音。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喃喃自语,声音中满是悲痛与思念。他取出笔墨,在院门上题下这首诗,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写完诗,崔护久久不愿离去,他抚摸着院中的桃树,回忆着与桃夭相处的点点滴滴。每一片飘落的花瓣,都像是桃夭的身影,在他眼前翩翩起舞。
不知过了多久,崔护才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开小院。他知道,这一段美好的相遇,只能永远留在他的记忆深处,成为他心中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
此后,崔护虽踏上仕途,却始终无法忘怀桃夭。每当春天来临,桃花盛开之时,他总会独自一人,望着远方,思念着那个如桃花般美好的少女。而那首《题都城南庄》,也在小镇上流传开来,成为人们口中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