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传奇之路永相随
本书标签: 轻小说  学习 

千里送鹅毛

传奇之路永相随

在唐朝贞观年间,西南有一个小藩国,名叫缅伯高。这缅伯高国虽小,却也知晓大唐的强盛与繁荣,一直对大唐怀着敬畏与向往之心。

缅伯高国的国王为了向大唐天子表达自己的忠诚与敬意,决定挑选一份珍贵的礼物,派使者前往长安进贡。国王召集了国内的能臣谋士,共同商议这份礼物该送什么。有人提议送金银珠宝,可又觉得太过俗气;有人说送珍稀的香料,可香料在大唐或许也并非稀罕之物。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时,一位年长的大臣站了出来,缓缓说道:“大唐地大物博,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咱们若送寻常物件,怕是难以入了大唐天子的眼。依老臣之见,咱们国内有一只罕见的白天鹅,洁白如雪,高雅不凡,送去大唐,定能彰显咱们的诚意。”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是,国王也觉得此计甚妙,便决定将这只白天鹅作为进贡的礼物。

挑选使者的重任,最终落在了缅伯高的身上。缅伯高深知此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他精心准备了一个精致的笼子,里面铺上柔软的干草,小心翼翼地将白天鹅装了进去。出发那天,国王亲自为他送行,叮嘱他一定要将礼物安全送到大唐天子手中。

缅伯高带着几个随从,踏上了前往长安的漫漫征途。一路上,他们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每到一处,缅伯高都对白天鹅照顾得无微不至,定时给它喂食、喂水,还常常将它放出笼子,让它舒展一下翅膀。

然而,路途遥远,天气多变。当他们来到沔阳湖边时,正值烈日炎炎,酷热难耐。人和马都疲惫不堪,缅伯高也口干舌燥,嗓子直冒烟。他望着眼前清澈的湖水,心中一动,心想何不让天鹅也洗个澡,清爽一下呢?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笼子,将白天鹅抱到湖边。白天鹅一见到水,顿时兴奋起来,扑腾着翅膀,欢快地跳进了湖里。它在水中尽情地嬉戏,时而潜入水底,时而浮出水面,溅起一片片晶莹的水花。

缅伯高和随从们站在岸边,看着天鹅欢快的模样,也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在湖边稍作休息,喝了些水,吃了些干粮,便准备唤回天鹅,继续赶路。可是,当他们呼喊天鹅时,却发现天鹅不见了踪影。众人顿时慌了神,四处寻找,可找遍了湖边的每一个角落,都不见天鹅的影子。缅伯高心急如焚,他知道,这只天鹅是献给大唐天子的礼物,若是弄丢了,那可是犯下了大罪,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还可能会连累整个国家。

就在缅伯高绝望之时,他突然发现湖边的草丛里有几根洁白的鹅毛。他心中一喜,连忙跑过去,捡起鹅毛。看着手中的鹅毛,缅伯高的心情十分复杂。他想,虽然天鹅丢了,但这鹅毛好歹也是天鹅身上的东西,或许还能作为礼物献给大唐天子。可又一想,这样一份轻飘飘的鹅毛,怎么能表达自己国家的诚意呢?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带着鹅毛去长安,向大唐天子如实禀报。

于是,缅伯高带着那几根鹅毛,继续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途。一路上,他日夜兼程,不敢有丝毫耽搁。终于,他来到了长安。

此时的长安,繁华热闹,车水马龙。缅伯高看着眼前宏伟的长安城,心中既紧张又激动。他来到皇宫前,向守卫说明来意,请求觐见大唐天子。守卫们将他带进了皇宫,来到了金銮殿外。

缅伯高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金銮殿。只见大殿之上,唐太宗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威严庄重。两旁的文武大臣们身着朝服,整齐排列。缅伯高连忙跪地叩拜,口称:“缅伯高国使者缅伯高,参见大唐天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太宗看着跪在地上的缅伯高,微笑着说道:“平身吧。听闻你从缅伯高国远道而来,所为何事啊?”

缅伯高站起身来,双手捧着那几根鹅毛,向前走了几步,说道:“启禀大唐天子,我奉我国国王之命,前来向大唐进贡。原本我们准备了一只珍贵的白天鹅,以表达我国对大唐的敬仰与忠诚。可在途中,经过沔阳湖时,我见天鹅疲惫不堪,便让它到湖中洗澡。不料,天鹅贪玩,飞走了,只留下这几根鹅毛。我自知犯下大错,本无颜来见陛下,但想到我国国王的嘱托,又不敢不将此事如实禀报。这虽只是几根鹅毛,却也是我们的一片真心,还望陛下恕罪。”说完,缅伯高再次跪地叩拜。

唐太宗听后,微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他说道:“你这使者倒是诚实,路途遥远,丢失贡品也非你本意。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啊!朕不仅不怪罪你,还要嘉奖你的诚实。”

唐太宗的一番话,让缅伯高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他感激地说道:“多谢陛下宽宏大量,陛下的恩情,我缅伯高国定当铭记在心。”

随后,唐太宗命人赏赐了缅伯高许多金银财宝,并设宴款待了他和他的随从。缅伯高在长安停留了几日,领略了大唐的繁华与昌盛。他带着唐太宗的赏赐和对大唐的美好印象,回到了缅伯高国。

回到国内后,缅伯高将在长安的所见所闻,以及唐太宗的宽容和赏赐,都一一向国王做了禀报。国王听后,十分感动,对大唐更加敬畏和向往。从此,缅伯高国与大唐的关系更加友好,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往来也日益频繁。而“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句话,也被人们用来形容礼物虽轻,但情谊深厚,一直流传至今。

上一章 人面桃花 传奇之路永相随最新章节 下一章 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