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仿外国文学短打 很多废话
·建设一下好市长牺牲后的场景
报童早已等候多时了。一看到海文渐近的身影,他就急忙跑上前,将报纸塞进海文怀里。
“这是今日的头条报纸!”报童兴冲冲地说到道,等待海文像往常一样从他的大衣口袋中掏出小费。
诲文依旧如往常一般,只是脸上神色疲惫难掩。他看着报童拿到小费喜笑颜开的模样,心想他还只是个孩子。
报童开心了一阵后,发现海文只是愣愣地发着呆。他疑惑极了,作为年幼的孩子尚未能明白大人的忧虑,所以他关切又疑惑地问:
“你还好吗?海文,为什么你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没什么,只是想到了些令人难过的事。”
“难过的事?就像我吃不到夹心糖一样难过吗?”
“嗯,我想是的,我们失去了珍宝。”
“珍宝?”
见报童陷入了沉思,海文怜爱地摸了摸他的头,“时候不早了,好伙计,我该走啦。”
“啊?”报童还未反应过来,海文已经走远了一段距离了。于是他提高音量:“海文,明天你还会来吗?”
……对方沉默了一瞬。
“我想我会的!”海文以同样音量的声音回答。
“那么,‘机灵的小鬼’,明天见!”
……
海文步履匆匆地赶往戴维森生前居住的地方。他将在那里与戴维森管家商谈坎福·戴维森的葬礼事宜。
“……我们都记挂于心。”海文郑重地说道。他看着管家沉着的面容,心里为之敬佩,他真是一位坚毅的绅士,在戴维森先生死后一人操办了市长葬礼的重责。即使他本人已身心憔悴,可仍能主持大局,没有任何失误。
“是的,在这一点上,毋庸置疑。“管家用沧桑的声线回答。
海文将会在准备结束后在报纸上刊登坎福·戴维森的葬礼。在此之前,不会有任何人知晓这些事。
这是他们二人在此碰面的原因。
离开前,海文深深地凝视管家,伸出右手来与管家的手紧紧相握。
在这一刻,两颗心炙热相通。
海文走后,管家拿起放在一旁的拐杖。蹒跚地上楼。
他以留念的目光环视坎福·戴维森生前的痕迹,回想以前与先生温情的交流。眼眶不经意间泛红了。
最终他的视线停留在一张精致的皮制座椅上。
先生生活朴素,不喜欢名贵的家具。可这张做工细致,柔软舒适的椅子一看便价值不菲。每天办公,坎福先生就会坐在这张皮椅,一生便是一整天。
不难看出这张椅子因时间流逝,受到了微微磨损,但一定有人每天仔细养护它,才会有锃亮的光泽。
管家知道,这张椅子是坎福先生的侄子送给他的礼物,尽管那还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的事。况且这位侄子很早便出了国,再无音信。
坎族福·戴维森回望一生,一直是孤零零的一个人。那有着父母陪伴的甜蜜童年已经一去不复返啦。随记忆一直尘封在荒漠里。所有人的记忆里,他一直都是一个人,无妻无子,身边的亲人只有一个早已出国的侄子。
或许这张皮椅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给予了他微不足道的慰藉了吧。
管家从漫长的思绪中回神。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一刻钟了。
身体的不适好像现在才一股脑地涌上来。肺部的疼痛使管家的眉梢一刻都不能放松。
管家的时间也不剩多少了。斑白的双鬓,还有日益增长的皱纹,无一不预兆着一个人的生命进入了末期。
也算是万幸中的不幸吧,他还能坚持筹办好先生的葬礼。待事情都尘埃落定后,平静地等待死神的到来吧。
管家有些自嘲地想。
市民们的生活依旧没有什么改变。周日上午依旧可以听见街坊中密密麻麻的杂音。妇女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时下最新最劲爆的八卦,一边从商贩手中拿到想要的日常品,讨价还价的争论声有时会惊动树桠上的喜鹊。
先生们缓缓地在河边行走,细细碎碎的交流声反而更显寂静。只有突兀的船鸣声在他们旁边经过时响起。他们和船上的人挥手致意,然后继续下一轮关于政治事务的看法交流。
一切好像都没有变,莱顿市的民众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沉没了坎福·戴维森的躯体的罗加尔湖依旧平静,水面波光粼粼。
唯有湖心的涟漪,无声地诉说着那个未被提及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