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寒山寺
初雪覆上青瓦时,沈书逸在藏经阁找到了那只唐代铜钟。钟内壁密密麻麻刻着名字,最新的一行"林澜"字迹未干,紫墨水渗进青铜锈斑里——正是他送学弟的那瓶威尼斯紫。
"当——"
暮钟震落梁上积雪。沈书逸回头,看见老住持手持戒尺站在经幡下,尺上刻着与叶知遇怀表相同的松枝纹。
---
钟内的密语
指尖抚过冰凉的铭文,沈书逸突然在"沧澜号受难者名录"下方摸到凹凸。举灯细看,二十个名字首字连起来竟是母亲绝笔诗的最后一句:
江枫渔火对愁眠
落款处有个针尖大的凹坑,正好能嵌进那枚银领针。
---
紫墨水的秘密
禅房油灯下,老住持展开一幅泛黄的《枫桥夜泊》。画上墨迹斑驳处,浮现出徐文麟笔迹的药剂配方。
"令堂临终前..."老僧将戒尺横在配方上,"托人带出这味药引。"
沈书逸的瞳孔骤然收缩——配方上的"丙氨酸"被朱砂划去,改成了母亲钟爱的紫墨水。
---
雪夜来客
子夜打更声里,禅房门吱呀轻响。白蓁蓁披着染血的貂裘跌进来,怀中紧抱的小提琴盒沾满泥泞。
"他们...把松香槽改成了录音装置..."她咳出带冰碴的血,琴盒夹层滑出微型胶片,"父亲和徐医生的谈话...都在这里..."
胶片在油灯下显出影像:徐文麟正往注射器里灌装紫色液体,背景里挂着"精神疗养院丙号舱"的铁牌。
---
银领针的指引
破晓前,沈书逸将银领针按进铜钟凹槽。机括转动声里,钟底吐出半张德文乐谱——正是肖邦《革命练习曲》的原稿残页,空白处写满母亲娟秀的批注:
"升调改指法处,实为避开被下毒琴键"
雪停了。第一缕阳光照在钟面"叶知遇"三个字上,墨迹新鲜得像是刚刚有人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