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穿越年代之七零辣媳有空间
本书标签: 穿越  年代  年代文 

第九章 省里来的调查组

穿越年代之七零辣媳有空间

立冬后的第一场雪落在沪市火车站,江晓雯攥着公社开的介绍信,帆布包里装着用红绸布包好的番茄种子和麦穗纹补丁样品。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绿皮火车的汽笛声里,她看见弟弟晓辉在站台上蹦跳,棉袄口袋里露出半截番茄干——那是给火车上的“干粮”。

省里的农业展会在人民文化宫举行,展台上摆满了各地的“大寨式成果”:大寨梯田模型、高产红薯标本、还有用报纸糊的“农业学大寨”标语。江晓雯的展位在角落,她却不慌不忙,从帆布包掏出用玻璃瓶腌的番茄沙司,玻璃瓶上贴着公社盖的红章,标签写着“1976年向阳牌科研成果”。

“同志,这番茄咋这么红?”穿中山装的大爷凑过来,镜片后的眼睛盯着玻璃瓶发亮。她笑着递过竹制小勺:“大爷尝尝,咱郊区的野生改良种,抗冻又高产,亩产比本地种多三成呢。”大爷舔了舔勺尖,眼睛倏地瞪大:“比俺们县供销社的蜜饯还甜!”

人群渐渐围拢,江晓雯趁机展开绣着麦穗纹的的确良补丁,针脚细密处藏着淡淡的荧光——这是系统提取的夜光丝线,在煤油灯下会泛微光。省革委会的王副主任路过时停下脚步,盯着补丁上的葵花图案:“小同志,这布料……是咱们本省产的?”

“回领导,”她恭敬地递上公社批文,“是棉纺厂和公社联合改良的‘节约型布料’,边角料再利用,符合‘节约闹革命’精神。”王副主任摸着布料点头,突然听见展台对面传来冷笑:“呵,野生改良种?我看是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

说话的是省农科院的李技术员,胸前别着三枚***像章,手里挥舞着张泛黄的检测报告:“同志们,据我所知,这种番茄的糖分含量超标30%,分明是资产阶级享乐主义产物!”展台瞬间安静,几个戴红袖章的人慢慢围过来。

江晓雯心跳加速,指尖悄悄划过系统界面,激活“舆论引导”功能——每日一次的机会,她等的就是现在。李技术员手中的报告突然泛起涟漪,“糖分超标”四个字渐渐模糊,变成“适合推广的高营养品种”。

“李同志,”王副主任接过报告,“省革委会刚发了《关于农产品多元化发展的通知》,向阳社的改良种正好符合‘在集体框架内创新’的精神嘛。”他转头对江晓雯笑,“小同志,把种子留下两份,省里打算在红旗公社试点推广。”

李技术员的脸涨得通红:“副主任,这明显是……”话没说完就被打断,省报的摄影记者突然挤进来,镜头对准江晓雯手中的番茄:“同志,听说您培育出了能在雪地里结果的番茄?给咱报纸头版留个影吧!”

展会结束时,江晓雯的帆布包空了大半,却多了二十张工业券和三张盖着省革委会公章的介绍信。更让她惊喜的是,系统界面的“农业贡献”进度条跳到了80%,“时空通讯器”进度涨到200/1000——原来省级认可的贡献值更高。

绿皮火车轰隆隆往回赶,江晓雯靠着车窗,看着系统新解锁的“化肥农药”开云在线登陆入口,里面躺着袋装的尿素和敌敌畏,提取条件是50张工业券。她勾了勾唇,想起自留地里刚种下的抗冻小麦种,有了这些现代肥料,明年开春就能见证“亩产千斤”的奇迹。

回到沪市,迎接她的不是家人,而是两辆带斗的三轮摩托车。工宣队的王队长站在合作社门口,看见她手中的介绍信,脸色比雪还白:“江、江同志,县里说您是重点保护的科研骨干,刚才的搜查……”

“王队长客气了,”她笑着拍拍他的肩,“合作社正要扩建,还请您多帮忙协调场地呢。”舆论引导功能的余韵还在,王队长的记忆里,今天的搜查行动不知为何变成了“协助合作社规划”。

深夜,母亲王秀英在煤油灯下数她带回来的工业券,突然抽出一张夹着番茄干的纸:“晓雯,这是……”她凑近一看,纸上歪歪扭扭写着“省农科院李技术员收”,落款是“向阳社全体社员”——那是江晓雯用系统打印功能伪造的感谢信,此刻正躺在李技术员的办公桌上,让他在同事面前抬不起头。

“姐,老师说我的作文在省里获奖了!”弟弟晓辉举着红彤彤的证书,封面上印着“农业科研小标兵”。江晓雯抱起他转圈,看见父亲江建国正用省革委会的介绍信跟钢厂申请废钢材——这次,他要给合作社焊十台新的缝纫机支架。

冬至前夜,江晓雯蹲在自留地,看着系统提取的尿素颗粒融进冻土。抗冻小麦的嫩芽已冒出雪面,比本地种早出苗半个月,叶片上的白霜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像撒了层碎钻。她知道,等到来年春天,这片菜地将成为全公社的“奇迹田”,而她,将带着系统赋予的“魔法”,在七零年代的土地上,写下更辉煌的篇章。

“叮——”系统突然弹出紧急提示,“检测到时空能量异常波动,明日起物资提取上限临时提升至80斤/日,请注意时空平衡。”江晓雯心头一跳,这意味着她可以提前提取化肥和农药,却也隐隐不安——系统的异常,是否预示着更大的挑战?

但此刻,她看着合作社新挂的“省级先进集体”木牌,摸着弟弟证书上的烫金字,听着缝纫机在雪夜里的咔嗒声,突然觉得,哪怕前路有风雪,有斗争,她也绝不退缩。因为她身后,是越来越信任她的社员,是渐渐挺直腰杆的家人,更是那个在七零年代扎根的、属于她的传奇。

雪越下越大,江晓雯裹紧棉袄,看见远处钢厂的探照灯扫过夜空,照亮了合作社墙面上新刷的标语:“向阳花开红艳艳,集体生产谱新篇”。在标语的角落,她偷偷用红漆点了个小点——那是属于2025年的、拼夕夕的小红心,在七零年代的风雪中,默默闪耀。

这一晚,省里的农业报告上,“向阳社”三个字被用红笔圈了又圈;李技术员的检测报告不知为何变成了空白;而江晓雯的名字,正随着纷飞的雪花,飘向更远的地方,飘向那个即将被她改写的、充满希望的春天。

上一章 第八章 工宣队来了 穿越年代之七零辣媳有空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章 戴眼镜的女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