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姓钱,一个五十出头,略有些秃顶的男人。
他的语速不快,带着点地方口音,但讲解课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此刻,他正分析着闰土形象变化的深层原因。
“……这种麻木,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个人在社会大环境下的无力……”
钱老师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
林默的笔尖在课本的空白处轻轻划过。
他不再是简单地听。
学霸光环的加持下,他的大脑像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
钱老师的每一句话,课本上的每一个词,都在他脑中被迅速解构、分析、然后重组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那些曾经需要反复琢磨才能理解的句子,此刻如同掌上观纹,清晰明了。
他甚至能从钱老师的语气顿挫中,感受到一种教书育人多年沉淀下来的,对文中人物命运的惋惜。
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是他从未有过的。
周围的同学,有的奋笔疾书,有的眉头紧锁,也有的目光涣散,显然已经神游天外。
前排的李娜坐得笔直,认真地做着笔记,时不时还会微微点头,似乎与老师的讲解产生了共鸣。
林默的目光没有在她身上停留太久。
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本与老师的讲解之间。
“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文中那‘许多陌生人’,仅仅是指邻里吗?还暗含了什么更深层的含义?”
钱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目光扫过全班。
教室里安静了几秒。
几个平时活跃的学生,此刻也有些迟疑,似乎没抓住问题的关键。
林默的心中,却瞬间浮现出一个清晰的答案。
那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陌生人。
更是精神层面,闰土与“我”之间,因岁月与阶级而产生的隔阂。
是一种回不去的故乡,与无法重拾的旧情。
他没有举手。
过去的习惯让他不愿成为焦点。
但他的眼神,却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明悟。
钱老师的目光恰好扫过他。
或许是林默今天过于专注的神情与以往不同。
或许只是随机点名。
“林默,你来说说看。”
钱老师的声音不大,却让教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林默身上。
包括斜后方,张昊那依旧带着几分不爽的视线。
林默微微一顿。
他感觉到了那些目光。
有好奇,有惊讶,有等着看笑话的。
若是从前,他大概会紧张得站起来都哆嗦,然后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
但现在,他的心湖一片平静。
那清晰的答案,就在嘴边。
他缓缓站起身,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发出轻微的响声。
“我认为,‘许多陌生人’不仅指具体的邻人,更象征着闰土与‘我’之间,以及故乡的人们之间,那种精神上的疏离和隔膜。”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朵。
没有慷慨激昂,只是平静地陈述。
“这种隔膜,是社会环境与时间造成的,让原本熟悉的人变得陌生,也让‘我’感受到物是人非的悲哀。”
说完,他静静地站着,等待老师的评价。
教室里有一瞬间的安静。
许多同学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还是那个平日里闷不吭声,成绩平平的林默吗?
回答得……竟然如此流畅且有条理。
李娜也惊讶地微微张开了小嘴,看向林默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探究。
钱老师的脸上,先是闪过一丝意外。
随即,他点了点头,眼神中露出了赞许。
“说得很好,很深刻。”
“特别是‘精神上的疏离和隔膜’这一点,抓住了核心。”
钱老师的声音里带着鼓励。
“坐下吧。”
“谢谢老师。”
林默坐回座位,周围的目光依旧没有散去,但其中的意味,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他能感觉到,那些目光中,轻视少了,探究多了。
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佩服?
林默没有在意这些。
他只是在心中默默回味着刚才的感觉。
清晰地理解知识,并能准确表达出来。
这种感觉,很不错。
学霸光环,果然名不虚传。
这让他对即将到来的英语小测,又多了几分信心。
虽然只是初级光环,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叮铃铃——”
下课铃声适时响起。
钱老师合上教案。
“今天的作业是课后练习题,另外,预习下一课《祝福》。”
说完,他便夹着教案走出了教室。
教室里的气氛,随着老师的离开,瞬间活跃起来。
刚才林默的回答,无疑成为了新的谈资。
“卧槽,林默今天开窍了啊?”
“他刚才说的头头是道,我还以为是我幻听了。”
“难道是上次被张昊刺激到了,所以发奋图强了?”
各种议论声不大不小地传来。
张昊的脸色更加难看了几分,哼了一声,把头扭向窗外,似乎不屑于参与这种讨论。
林默没有理会这些。
他拿出下一节课要用的数学书。
对他而言,别人的看法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正在一步步,成为全新的自己。
那个曾经让他感到窒息的未来,似乎也因为这些微小的改变,开始透进了一丝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