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小米看了一会儿,忽然留意到一个路人拿着一块黄色的酥脆的东西边走边吃,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那是什么。”
“蜂蜜糖吧。”毕殿看了一眼说。
“好吃吗?”
“口感还挺特别,有很多孔,脆脆的。嚼几下之后可能会有点粘牙。”毕殿介绍着,看到汤小米好奇的神情:“你没有吃过的话,买点儿给你尝尝?”
“在哪买啊。”
“庙会这里就有卖的吧,应该不远。”毕殿张望了一下。
“要不,你坐这儿看一下拉洋片,我去给你买蜂蜜糖?你想看吗?”
汤小米看了看洋片箱子,那里面的精彩显然站在一旁是看不到的。她点了点头。
“那你在这看。应该能看上几分钟,看完也在这等我,不要乱跑。”毕殿付了20块钱,看汤小米一脸期待地坐下来,脸凑上了木箱子。手艺人准备就绪,就开始表演了。
毕殿便朝着土特产小吃聚集的巷子走去。
原来拉洋片有点像一种老式的幻灯片,里面有各种彩色的画,连成民俗故事的剧情。手艺人拉动绳子切换着箱子中的画面,配合着敲敲打打和唱词,呈现一个类似小剧场的表演。
有意思还是有点意思,就是太短了。
看完拉洋片,汤小米就站在旁边等毕殿。
算算他已经去了5分钟了都还没回来。
本想发消息催催,可她心里还有一点脾气,不想主动找他。
慢死了,还说什么不让乱跑。汤小米气哼哼的,看到拉洋片斜对面有做糖画的,便走了过去。
刚站旁边看了一会儿,手艺人就热情招呼道:“姑娘来个糖画不?”
汤小米连忙摆摆手,歉意地笑笑走开了。
这个东西一看就中看不中吃。
刚走了两步就看到前面还有做米雕的,手艺人用镊子夹着一粒米,用特别小的刻刀在上面刻字,汤小米看了一会儿也没看清雕了什么,可能需要放大镜才能看清。
又听前方不远处有人大嗓门在吆喝“十块钱五个圈,套中拿走没二话”。
套圈。汤小米忍不住走了过去。
套圈摊子上摆了陶瓷小人、金色小猪储蓄罐、毛绒小熊、会发光的塑料弹球、装着金鱼的小鱼缸之类的。
汤小米买了五个圈,果然没套中,于是又买了五个,又没套中。
有点泄气,准备走人了,忽然发现毕殿来电。
也不知道什么心理,她挂了这电话,然后又买了十个圈。
这次多少也要中一个吧。
她每一个圈都努力瞄了半天,渐渐发现丢这个靠的是一点儿巧劲儿,瞄太准了反而会弹开。
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套中了一个塑料球。
40块钱就中个这。汤小米感觉自己确实有点冒傻气。
拿着塑料球一转身,看到毕殿就站在眼前。
嗯……脸色不太好的样子。
“开心了?”毕殿手上拎着一小兜蜂蜜糖,瞪着她。
“还好吧。”汤小米扁扁嘴。
正试图装作无事发生继续逛街,可刚迈出半步,胳膊被毕殿一把拉住,又被拽回来站到他面前。
“为什么乱跑。”毕殿抓着她胳膊不放,俯视着她。
“我没乱跑啊。”汤小米回头瞟了一眼。拉洋片的摊子就在后方不远,眼睛都能看到。
“为什么挂我电话。”
“……因为我不想接。”说完这话,汤小米自己都觉得自己胆子可能是有点肥了。
面上若无其事,其实心里开始打鼓。
眼睛盯着毕殿的前襟看。
明显看到毕殿在深吸气。
心里感到不妙。
庙会上人来人往的,千万不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揍她啊。
哪怕是警告性地拍一下,她也会当场死亡吧。
求求了。
什么也没发生,毕殿瞪了她几秒,就抓过她的手牵着。
手被牢牢握在他掌心里,比之前更使劲了。
“走。”没再说什么,毕殿拉着汤小米继续逛。
汤小米暗自松了口气,气势明显弱了下来。
走了几步,软声说:“糖。我想尝尝。”
“不许吃。”毕殿不假思索地怼回来。
“喔。”汤小米蔫了半截,也不敢再说话。
垂头丧气又走了几步,毕殿忽然停下来,掰了一块,一言不发递给她。
汤小米接过还带着渣渣的蜂蜜糖,啃了一口。
果然和毕殿说的一模一样,疏松多孔,脆脆的。入口层次感挺丰富,有一种烘烤的香气,就是嚼几下它在嘴里坨下来后有点粘牙。
吃完了这一块,汤小米点点头:“好像还可以哦。”
毕殿浅浅地哼了一声:“没有买多,这东西你不出两天必然会腻。”
“那我就不要吃多,一天吃一块总行了吧。”
“一天一块,我才不信。”毕殿摇头。
嗯,气氛好像不像刚才那么奇怪了。
不知道是因为蜂蜜糖,还是因为毕殿明显的妥协包容,汤小米的心情忽然好了起来,看什么都顺眼了,走着走着竟然还跟着秧歌表演的音乐轻声哼哼了起来。
正得意洋洋地悠闲自在着,毕殿忽然摇了摇她的手:“汤小米。那边有好东西在卖,我们去看看。”
说完他就牵着她往斜对过一个摊子走,走到近前,汤小米看清这里是卖什么的之后,顿时笑不出来了。
摊子上铺着一层绒布,上面摆满了各式戒尺。长的短的,宽的窄的,光滑的刻字的,红木的,檀木的,竹子的……
……21世纪了为什么还有这种封建残余,汤小米在心中咆哮。
她看了一眼就试图赶紧走开,可根本拽不动毕殿,他似乎对此有浓厚的兴趣,定在那里认真地看了起来。
摊子老板也察觉了,从手机斗地主中抬头招呼道:“喜欢的询价哈。”
汤小米赶紧又使劲拉了毕殿一把,示意咱们赶紧走吧。反被他轻轻一拽,被拉得站在了他旁边。
就听毕殿认真问道:“请问,不同颜色有什么区别啊。”
老板回答:“材质不一样,这里边儿肯定是檀木的最好最贵,竹子的最便宜。”
他拿起同样大小的檀木戒尺和竹戒尺:“不信你掂掂。”
毕殿居然接过掂量了一下,点头道:“确实,檀木的更有分量。竹子的太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