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删掉那条微博的第五次,是在深夜三点半。
配图是那天领奖后台的灯光,一小束橘黄色,打在白墙上。
文案只有七个字:
“她真的很厉害。”
我盯着那行字看了整整二十分钟。
指尖滑向发布按钮时,手停住了。
最后,我把它划掉,退出,关屏。
从头到尾,都没发出去。
我们那段关系,没有开始,也没结束。
像一场温水泡过的梦,醒来时什么都不剩,但你知道你曾经沉进去过。
我记得我们在拍综艺的那晚她递给我那条毯子,手指轻碰桌沿,没有任何刻意。
她说话一贯温柔,处理镜头从不慌张,和谁都能聊,但从不亲近。
我以为她不会给我机会靠近。
但她给了
是在阳台,是在那句“我不怕你靠近,我怕你退”之后。
也是在后来,她亲了我一次,不带角色,只是她自己
那一刻我以为,会开始。
但没有。
我从没问她,我们算什么。
我也从没打算问。
因为我知道,只要我一开口,就毁了她全部的退路。
她背后太干净,太克制,也太清醒。
她要走得远,不能被“我们”拽住。
拍完那部剧后,她只发了一张模糊的剧照,没有提我名字。
我也没@她。
但我看那条动态的频率,比任何人都多。
她签下新片、拿下代言、上了封面,评论区不断有人提我。
但我从来没出现过。
不是因为不在意。
是因为我不敢给她添一颗多余的标签。
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某个晚宴走廊。
她说:“你也挺拼的。”
我说:“你也是。”
我们都没提过“那段时间”。
我们只是像两个纯粹的同行,平静地寒暄,像从未有过交集
但我知道我看她的眼神,藏不住任何事。
我也曾想过——
如果她不是菲罗拉,如果我不是张凌赫,
如果我们只是普通人,在没有镜头、没有合约、没有热搜的城市生活……
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一起吃晚饭、在剧组里散后顺理成章牵手、在收工后接她回家。
可我们不是。
所以连一个“我想你”的消息,我也只敢打了删,删了再打,最后留在草稿箱,从未发出。
她值得被世界看见,被更多导演喜欢,被更大银幕接住。
而不是,被我这段不能说出口的感情拽住。
所以我退出。
不打扰。
也不出现。
只在某个不眠夜,偶尔点开她的动态。
然后关掉。
在心里说一句:
“如果有平行时空,我一定会跟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