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冬游杂记
本书标签: 校园  原创国庆活动  校园言情     

针尖.

冬游杂记

在水高的表演结束后,终于轮到了二中。此时此刻,对手风头正劲,瞿季明心中难免也有些紧张,可她却很清楚:身为领队的自己是绝对不能露怯的,否则,让一直受其指挥和努力训练的队员如何自处呢?

所以她只好勉强露出自信的笑容:"大伙好好表演,给水高那帮眼睛长到额头上的家伙,一点小小的二中震撼吧!"

本就无法无天的李茵檀第一个进行了回应:"那当然,谁怕谁啊?"

白秋则默不作声的跟在后面,他感觉随着每一步的踏出,自己的心跳似乎都在加速,脚步声、心跳声、逐渐粗重的呼吸声,三者交织在一起,变成了战鼓般动人心弦的事物。

而眼看他似乎有些瑟缩,李茵檀用力一巴掌拍在了白秋的肩膀上,用力之大甚至发出清晰可闻的闷响:"喂喂,你平时跟我斗嘴吵架的时候可没这么怂,难道平时都是虚张声势,真到要亮相的时候,反而露馅了?"

她话里话外不乏嘲讽,可白秋却也明白,这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激励呢?他还真是感觉轻松了些许,而且对于李某人的印象也忍不住略微改观--看来这货虽然讨厌,但好歹有大局观,也不是太下作的人。

"嘿,我可没那么胆小,你少打蛇随棍上了,我刚刚不过是酝酿一下情绪,准备一会儿超常发挥罢了!反倒是你,平常表演的时候都是最出色的那个,这回可小心点,不要被我超过!"白秋转过头,不动声色的回击到。

见到他似乎重新拾起了斗志,李茵檀只是抿嘴一笑,用口型比了个"不用谢"。白秋对此,当然只能感到一阵无语:你这家伙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亏我刚刚还有点感激你呢!

不过此时,白秋已经走到了台上,他在这个角度才能直观的看到下面的观众席,或者换句话说,看到有多少人在审视着自己的表演。

现在只是彩排,坐在观众席中的也只是各大学校前来参演的学生和部分有兴趣过来看热闹的同学,但如果真到比赛那天呢?恐怕苔城所有学校的大部分学生会来,还有社会各界人士,乃至于一些家长。

到时候对于怕生之人的压力,恐怕就是成指数倍增长了。

白秋忍不住暗中咽了口唾沫,他虽然有些不合群,但本质上并不是个孤僻自卑者,面对众人的目光虽然会有些紧张,但不至于进退失据。

可方淼似乎被这阵仗震撼到了,眼神有些呆滞,纪芸则同样惊讶的略微张嘴。

看到他俩的样子,白秋心中顿时有些担忧,他伸出手想要扯一扯季明的衣角,提醒后者注意这两个队员的情况。但是时间来不及了,已经到了台上,那么领队当然要立刻上去致开场白,其他人则要自我介绍。

在这个环节倒没出什么岔子,而且首先表演的是才艺组,由夏小荷来带队。白秋等人还有机会走到幕布后面,坐在简陋的老木椅上,关注台前的情况。

在这个期间,众人都很沉默。除季明外,大家都专心致志的看着稿子,仿佛考前临时突击一般。季明则伸出手,拂开了帷幕的一角,观察着艺术组表演的情况。

最终,在夏小荷挥手宣布退场的时候,季明才轻叹一声:"该说不出意料吗,即使我们没有出任何纰漏,在才艺方面比起水高仍然是有明显的差距啊。"

可才艺结束后,就是他们舞台剧组的战场了!

这次选择的戏份,是第一幕《夜航船》中最后部分。那是大明将军孙传庭战败,李闯即将入京,国变在即,原原本歌舞升平的江南在听闻这个消息后,也是上下一片混乱,各处皆人心惶惶,做出各种选择的人都有。

白秋饰演的夏完淳比起之前已经成熟了一些,可是面对这样动荡又复杂的局势,似乎仍然感到力不从心,十分迷茫。

在一间酒馆中,他和饰演侯方域的李茵檀此时正相对而坐,但两个人似乎都心事重重。

"朝宗大兄,此时神京即将沦亡,在此危难之际,我们自认饱读圣贤之书,又该做些什么呢?"白秋尽可能动情的讲到,可也许由于紧张,他反而有些用力过猛的迹象。

而李茵檀举杯抿了一口,脸上神色悲戚,好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唉,谁说不是呢?可如今中原繁华地带兵凶战危,各种各样的消息纷至沓来,甚至连圣天子的下落都难以确定,我们纵使有光复之心,此时情况未明,却也难以抉择,不可轻举妄动啊。"

"可总不能明知国家沦亡,却依旧束手无策,甚至冷漠旁观吧!"白秋似乎激动了起来,他站起身子,用力的挥了挥手以示心中的不平之意。

"这,愚兄当然不是那个意思……"李樱檀面色尴尬,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观众席上。看着他们流畅的表演,秦横波双手捧着脸,口吻里顿时来了趣味:"没想到居然是古装剧啊,有趣有趣,看来之前略微小瞧了他们。"

以他们学生会接手项目后的高水平,当然不是没有考虑过用古风来抓人眼球,但后续却觉得风险太高:首先是服装和道具的开销必然就会变大,而且背台词的时间也过长,经讨论便放弃了这选项。

"服化道水平挺欠缺的,这古装明显是临时租过来的,太过华丽并不够真实。至于演技嘛只能说差强人意。"旁边一个水柳的同学--陈玉京撇撇嘴,颇有些不屑的评价到。

王九明显不同意这个观点:"这次彩排距离正式表演还有那么长时间,演技继续磨练能进步多少说不准,但至少解决道具这个问题不在话下。"

"那阿九对他们这个舞台剧的印象如何,是否需要多加关注?"秦横波明显更看重王九这个专业人士的意见,用一种情调的语调谦虚问道。

"现在还说不好,只能讲他们选择了古装剧,确实是出人意料的一步棋,让人眼前一亮。但这同时也是一步险棋,一方面是刚刚玉京提到的服化道要求会很高,同时古风剧对演员更是个挑战--毕竟你看他们台词基本上都是半文半白的,要背下来难,要朗诵的有感情和投入就更是难上加难。"

"高风险,高回报。"路潞在旁边开口用一个六字短语做了总结。

"你们这…"见到没人赞同他,陈玉京皱紧了眉头:"是不是有点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

上一章 劲敌. 冬游杂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麦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