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1.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薄荷.蝉蜕.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
3.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
4.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连翘.拳参.贯众.玄参.牛黄.白薇.大黄.射干.绿豆.甘草.秦皮.红藤.酸浆.白蔹.马勃.青黛.漏芦.升麻.菊花.大蓟.小蓟.地榆.朱砂.紫珠.蔊菜.硼砂.金银花.忍冬藤.连翘心.大青叶.板蓝根.水牛角..蒲公英.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穿心莲.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垂盆草.四季青.金果榄.凤尾草.天葵子.千里光.金荞麦.山慈菇.地锦草.鸦胆子.鸭跖草.雷公藤.豨莶草.金钱草.地耳草.青木香.鸡矢藤.仙鹤草.苎麻根.黄药子.羚羊角.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犀角.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白薇.水牛角.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青蒿.白薇.鳖甲.知母.黄柏.龟板.秦艽.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8.泻 下 药:大黄.芒硝.芦荟.羊蹄.玄明粉.番泻叶.。
9.润 下 药:(润肠通便)杏仁.桃仁.当归.百部.蜂蜜.桑葚.锁阳.火麻仁.郁李仁.何首乌.紫苏子.瓜蒌仁.柏子仁.松子仁.黑芝麻.决明子.车前仁.胡桃仁.冬葵子.肉苁蓉.。
10.峻 下药:甘遂.巴豆.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11.祛风湿散寒药:羌活.独活.川乌.草乌.辛夷.苍术.木瓜.蚕沙.松节.蕲蛇.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雷公藤.伸筋草.寻骨风.海风藤.老鹳草.路路通.苍耳子.。
12.祛风湿清热药:秦艽.防己.桑枝.萆薢.稀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穿山龙.丝瓜络.。
13.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药:狗脊.仙茅.杜仲.牛膝.续断.桑寄生.五加皮.巴戟天.淫羊藿.骨碎补.鹿衔草.千年健。(益精补髓药):熟地.锁阳.蛤蚧.狗肾.海狗肾.肉苁蓉.紫河车.何首乌。
14.化 湿 药: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草果.扁豆.白豆蔻.草豆蔻.。
接方首先要熟读,未曾抓药先审方。
品名剂量看端详,名称相似莫大意,一定把它看仔细。
旧方新方看准确,新方要防药写重,如果药味写的重,只抓一味就能行。
钱数付数要看清。
处方横写也竖写,横倒竖倒分清楚。
大堆倒药没规矩,错拿无法往外挑,挑不干净药勿用,人命关天事非轻。
药物性能须记清,反畏药物要熟悉,付药叫名并对号,重名重号莫错了。
发药必须交代清,先煎后下讲分明,包烊冲服面讲清,切勿随便药里倒。
琥珀朱砂要研细,核桃用时须去皮。
鹿茸燎毛虎骨制,山甲切勿用生的,若用生的也可以,熬制膏药才适宜。
矿贝药物煅细砸,枣仁卜子捣碎它。
人参配煎芦头去,参芦是味催吐剂。
麻黄与根同株生,发汗止汗效不同。
羚角磨粉须去骨。
巴豆带油勿内服,中毒勿必心发愁,凉水洗脸是解方,还有一方绿豆汤。
草果带皮能胀胸,萸肉带核可滑精,甘遂芫花制用醋,硫磺藤黄豆腐煮,
有毒斑蝥与红娘,炮制需用米炒黄。
干漆人发必须煅。血竭雄黄勿要捣,乳钵研细才最好。
水银铅制备外用,大毒内服丧性命。
未曾倒药先看筒,切记不看往里倒。
筒内粘药事故生,捣完倒出筒刷净。
抓药莫忘相似名,大戟大蓟子音同。
寸干寸冬须分清,大白大贝音相似,两种药物效不同。
知母贝母称二母,龙骨牡蛎叫龙牡,羌活独活是二活,乳香没药即乳没,
川乌草乌是二乌。苍术白术苍白术,天葵冬葵子根分,将军川军大将军。
吴萸山萸一字分,两药疗效大不同。
猪苓朱苓(赤茯苓)音全同,差别就在字不同。
忍冬款冬似同名,两药性能均不同,附子白附大腹子(槟榔),三药不同必记清。
牛子(牛蒡)牵牛勿要混,硫磺藤黄雌雄黄,四药分别毒性强,必须炮制勿超量。
以上知识虽一般,抓药必须记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