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对爱情的诠释
本书标签: 现代 

天然的爱情是有时限的

对爱情的诠释

美国人类学家海伦·费希尔这位女科学家认为,更换伴侣的一夫一妻生活,或者说有时限的固定关系才是符合人类天性共同生活模式。

如此以来,新婚夫妇终生厮守的誓言有多么脆弱?性欲、恋爱和伴侣关系当真仅仅取决于激素?热恋的人其实就像发情的猴子一样吗?

动物习性学家通过观察动物王国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人类的近亲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研究者经过调查得出了明确的结论:在原始森林里根本没有长期的伴侣关系,乱交对公猩猩和母猩猩而言,如同履行至高无上的职责。

黑猩猩在这方面是世界冠军。母黑猩猩在经期仍然愿意和雄性交配。她们喜欢更换性伴,受欢迎的不是粗鲁野蛮的雄性,而是那些和小黑猩猩玩耍并送给她们甘蔗的温柔雄性。

动物习性学家认为,贪淫好色是人类的本性。人类的行为与其动物亲戚有着决定性的差异:与黑猩猩不同,人类的异性间会维持长久的关系。

因此,现实生活中男女往往维持很长时间的关系的确令人惊讶。可哪种力量使差异极大的两性结合在一起抚养后代呢?生物学家认为,这是激素的力量。

折叠生物社会学

由于欲望和吸引力的阶段都是暂时性的,三分之一的阶段是需要考虑长期关系。附件是促进关系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结合。附件通常是基于承诺如婚姻和孩子,或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相互友谊。它已被链接到更高的水平在催产素的化学物质和加压素在更大程度上而不是短期的关系。 恩佐·埃马努埃莱和同事报道称神经生长因子的蛋白质分子具有较高的水平,当人们第一次坠入爱河,然而、12-24个月以后,继续保持相同的关系,可不再以之前的精神状态。

生物社会学家告诉我们,当我们坠入爱河,我们都落入通过我们自己的大脑的情感中心的运行自然发生的苯丙胺流。

社会心理学学者观点:影响约会成果的第一因素是外貌:

美国西北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艾里·芬克尔和保罗·伊斯威克最新发现,男女在择偶时候的第一感觉其实差不多,他们最先考虑的都是身体和生理上的吸引力,其次考虑的是个人性格方面的因素,至于赚钱的能力,只能排在第三位。(详细资料参见本处参考资料原文地址、以及美国西北大学对该项目的研究报告)

痴情的爱只包含激情、空的爱情只包括承诺、浪漫的爱情包括亲密和激情、伙伴式的爱情包括亲密和承诺、昏庸的爱情包括激情和承诺、最后,完善的爱情包含依恋、关怀、和亲密。

基本的动机(外语原文):for the most part, the primary drives -- particularly hunger, thirst, elimination, pain, and sex -- and all other motives, including love or affection

人类作为一种社会动物,当遇到为之心动的人时,心潮澎湃,热情似火,身体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人的体内会释放出俗称"爱情激素"的后叶催产素。但最新研究表明,这不再只是人类的特权了,人类的好朋友,狗在遇到欲接近的狗时,体内会释放相同的后叶催产素。

多巴胺会改变田鼠大脑某一区域上的"沟渠",当已经有伴侣或曾有过伴侣的雄田鼠再次结识一个新异性时,它大脑里的这个区域就会发生剧烈变化,尽管这个时候雄田鼠大脑也会产生"多巴胺"这种化学物质,此时,该化学物质就会被已经改变的"沟渠"导向另一个神经元,导致雄田鼠无法对新异性燃起曾有的激情。

进化心理学认为爱情作为一种生存手段。去体验爱情,已经演变为一个信号,潜在的伴侣(合作伙伴)将是一位好家长,并可能有助于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人类是依赖于父母的帮助,因此它也被视为一种机制,为了促进父母对儿童对这个较长的时间周期内的一种支持。

佛曰红尘中真正的爱情中要爱上某对象:要懂得用对方的眼光去看世界;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世界;要学会经常地去体会对方的身、心感受,让无私利他在爱情里浓浓地发散。爱情、婚姻关系中处理的种种失败、种种问题,终归以自私为病根。慈悲、平等,乃转化贪爱,处理好爱情、婚姻关系的关键 。

在世俗层面,佛陀也承认感情。在《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善生经》、《法句经》中,对于在家人的正常感情生活,佛陀有许多相关的教言。所以并不是学佛就要出家,也不是学佛都要断绝感情。世俗层面的爱情属于贪爱 ,是属于三毒贪嗔痴中贪的一种形式,它是烦恼的一种体现。只有断除贪嗔痴,才能达到身心的绝对自由。在此过程中,不是爱有了问题,是属于爱被私有化了,在爱中有了执着,在爱中有了占有的观念,越来越希望对方变成你希望的样子,就有了要求,也就有了对抗,独立的个体之间自由自在的空间就越来越少,任何人都不愿意被他人控制、束缚,于是本来需要被分享的爱中产生了痛苦的可能。而通过了解佛之道理完全可以达到爱而不执的心态。(外语原文:It is an obstacle on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since it is selfish. Karuṇā is compassion and mercy, which reduces the suffering of others.)

上一章 七年之痒 对爱情的诠释最新章节 下一章 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