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洋海战,基兴隆帝国海军全歼泽恩帝国远征舰队。至此泽恩帝国对基兴隆帝国的两次侵略全部以失败告终。但布特洛不甘心。即使两次惨败让他损失十万士兵也没抹灭他征伐基兴隆帝国的念想,他不想丢掉这块肥肉。布特洛想再来一战,拼一下,与基兴隆帝国决战!
历元421年,布特洛亲率23万大军出征。在前门与荣里营12万守军激战。为了应对来势汹汹的敌军,荣里营设九道防线,十四个阵地。第一道防线守军正面迎击敌军,冲锋作战。在第一道防线中有三大块阵地。这一道防线设置于前门城以东221里处。第二道防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平原上,另一部分在平原两侧高地上。第二道防线主要是支援第一道防线。在第二道防线之后则是绵延2公里的铁丝网,木桩,河流,坑洞以及烂泥。这些障碍物阻挠着敌军,拖延敌军行动。而这些障碍物之后则是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全装投掷车,在敌军困在障碍物中,向敌军投弹。剩下六道防线,其中三道在前门城附近,剩下三道防线则错落在前三道防线中。
历元421年5月,布特洛将远征军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他亲率亲攻基军第一道防线。另一部分从绕道南面,夺取两侧高地,与第二道防线基军激战。基泽双方军队在第一道防线上冲锋七次,在前门平原上撕杀。而远征军南翼军强攻基军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上基军与敌军激战,最终因敌众我寡失守,军队由水路撤回前门城,分散在其他防线中或成为护卫军直接与敌在前门城作战,保卫前门城。
第二道防线失守后,第一道防线危在旦夕。远征军形成包围之势,第一防线守军陷入劣势。好在基军第一防线总司令温森果断选择放弃,不作无谓抵抗,从水路撤兵。保存了基军冲锋的有生力量。夺取两道防线后,布特洛大喜。忘乎所以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乘胜追击,正面进攻基军第三道防线。但不久他们就被第三道防线前的障碍物阻挡并被其所困。行动变缓。经过数十几天的前进,泽恩远征军也只向前行进了1.3公里。
历元421年六月十九日,泽恩军经过近一个月推进,他们进入了第三道防线守军投掷车打击范围。第三道防线守军总司令林健立即下令开火,阵地之上火先冲天,爆炸声轰鸣。泽恩军损失惨重。此次失败让布特洛十分恼火,下令不分一切代价扫清障碍,夺取基军第三道防线。接到此命令后,泽恩军大步向前,扫清了防线前障碍,但损失惨重,共有一万人在扫清障碍物时倒在了基军投掷弹之下。
扫清了障碍物之后,泽恩军行动速度也就变快起来。由于第三道防线守军冲锋军不多,不久第三道防线失守。但此次基军撤军属于战略撤军,他们已超额完成了任务。第三道防线失守后,前门也就暴露在泽恩军面前。前门保卫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历元424年,布特洛率领剩下的15万远征军进攻前门。前门大帅荣里营奋死抵抗,第4、5、6、7、8、9防线中的基军多次冲锋,打退敌军19次冲锋,把敌军赶出前门城外。由于数年的征战,泽恩军士兵厌战情绪越来越大,再加上屡战连败的巨大阴影,使泽恩军战斗力大幅度下降,其内部开始发生多次士兵起义,反抗。
历元425年,荣里营认为剿灭敌军的时机成熟,于是下令主动出击。基军一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很快就把泽恩军包围起来。包围敌军后基军停止主动出击。慢慢消磨消泽恩军士兵的毅力。包围敌军58天后,泽恩军弹尽粮绝,全军上下死气沉沉。布特洛崩溃,拔剑自杀。随后不久泽恩军投降……
然而处理这剩下的12万泽恩军队,基兴隆帝国这样分为两步做:这其中有的一部分好战分子,极端分子被处绝,剩下军队放回。这一举动让泽恩帝国军民上下都为之感动。
历元429年泽恩帝国国王威布特与基兴隆帝国帝王承忠帝签属停战协议。并且两国建交,和平交往。前门保卫战结束。
前门保卫战历时11年,分为三个阶段。基兴隆帝国在此战中完胜,泽恩帝国则江河日下,但泽恩帝国国王威布特被基兴隆帝国的大度感动。两国最后也建交,和平交往。基地上从此迎来了难得的和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