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人?” 我对这个答案有些意外,从筷笼中拿出干净的竹筷递给她,斟酌了很久用词,试探性地开口,“奶奶,找人的话可以去警察局啊,如果你自己一个人不方便,我可以陪您一起。”
齐奶奶低着头握着手中的筷子停顿许久,“不知道他是不是还活着...” ,接着她好像意识到什么,有些不好意思的比划着,“奶奶知道有些冒昧,说出来不怕人家笑话,我年轻时总觉得时间还长,但真的到了现在的年纪,想念的人没见到,想做的事没完成,心里就觉得空荡荡的...”
我看着齐奶奶忧思伤神的模样,放慢了吃饭的速度,想着自己也是来襄城采风寻找灵感的,免费多听个故事也不是啥赔本买卖,便开口应承道,“好啊,奶奶,你有时间就说给我听,我来试试看,但现在,您老可得好好吃饭。”
“好,上次一次有人提醒我好好吃饭,似乎都是很久以前了。”她眉眼弯弯笑意直达眼底,一颦一笑温柔善良的像古文典籍里的世家小姐,默默端起碗细嚼慢咽着回想着自己的少女时代,头顶昏黄的灯光投射在她的侧脸,给她整个个人镀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光辉,安静闲适得与世无争。凭借当初幼稚的我自以为是的主观臆断,天真地认为这样的一位老人家,想找的人大抵不过是子女儿孙,却没想到牵扯出的会是这样一段不为人知,荡气回肠的民国轶事。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从楼下的早点铺子买了热腾腾的包子豆浆,整齐地摆放在餐桌上 ,不知是否是因为老年人一向浅眠,很快,齐奶奶似乎被我窸窸窣窣地声音吵醒了,我有些愧疚地扣响她的房门,没想到房间里传来了她清晰明亮的声音。
在开门走进房间的一瞬间,我被房间内精致的构造布置震惊了,映入眼帘是一整墙的古董,雅致简约的青花瓷,小巧精致的陶制泥人,厚重庄严的青铜酒樽,扑面而来的故事感压着我有些喘不过气,眼眸流转在整面壁橱上,齐奶奶见我一脸讶异的模样,笑而不语,没有出言打扰我,只是静静地走了出去,在梳妆台前梳洗完毕,半晌间,我回过神来,才返现房间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连忙从房内退了出来。
“奶奶,你还有收集古董的爱好呢?”
“不过是家里传下来的,我代为保管,谈不上什么爱好。”齐奶奶端坐在桌前,给自己倒了杯开水,微抿一口,神采奕奕地看着我笑,隐隐约约间,我察觉到今天的齐奶奶和昨天不太一样,眉宇间带着姑娘家的稚气,像是奔赴一场期待已久的盛宴。
我搬着椅子坐到她身边,拿出一个包子递到她手中,竖起大拇指由衷称赞道,“奶奶,您今天气色真好!”齐奶奶笑着摸了摸我的头,嗔怪地打趣我,“小姑娘可真会说笑,今天是有任务的,我得好好整理整理。”
“嘿嘿,洗耳恭听。”其实,无论彬彬有礼的言谈举止,还是奢华大气的中西式装修,我深知,在这里所接触到的一切都在给我提醒,这位齐奶奶绝对不是简单的人物,以她的年龄往前推,至少也是民国时期的世纪老人,常言道,民国故事太跌宕太长情,我不知道以自己浅薄的人生阅历,该如何已亲历者的心态去感受这样一段跨越世纪的故事,心中还是会有些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