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去暮去朝来,四季交替。转眼间,小团子杨玥已到了该上学的年纪。皇上皇后极为重视她的教育,为她物色了许多老师,最终选定了当朝宰相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才华横溢,能力出众,深得皇上信任。为了给杨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杨坚特意为她建造了一栋阁楼,名为“雨花台”。这里不仅是杨玥吟诗作画、弹琴习舞的地方,更是她开启智慧之门的起点。
一日,皇上皇后召见杨玥,语重心长地说道:“玥儿,你如今已经长大,是时候该上学堂了。父皇和你母后为你定了宇文丞相作为你的启蒙老师。”
杨玥微微颔首,恭敬地答道:“儿臣谢父皇母后。”她面上虽无太多表情,但心中却暗自欢喜:“这样我就可以经常去找成都哥哥了。”
待雨花台建成之后,杨玥便开始了她的学习之路。
清晨,阳光洒在雨花台的琉璃瓦上,熠熠生辉。杨玥身着素雅的衣裙,步入阁楼。宇文化及早已在此等候,见她到来,立即作揖行礼:“臣见过公主殿下。”
杨玥微微一笑,抬手示意:“相国大人无需多礼,您是玥儿的老师,可不必行礼。”她年纪虽小,但言行举止却落落大方,从容不迫。
宇文化及恭敬地答道:“臣不敢当。公主天资聪颖,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皇后所托。”他心中暗自思忖:“公主虽年幼,但气度非凡,言行间已显露出帝王家的风范。若能悉心教导,将来必成大器。只是……她与成都走得近,此事需多加留意。”
杨玥点点头,目光清澈而坚定:“父皇和母后时常教导玥儿孔孟之道,您是玥儿的师长,玥儿理应敬重。”
宇文化及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扬:“公主聪慧,是大隋之幸。”他心中却另有一番盘算:“公主若能为我所用,将来在朝中必是一大助力。只是她心思细腻,需得小心应对,不可让她察觉我的意图。”
两人落座后,宇文化及取出一卷竹简,缓缓展开:“今日我们便从《论语》开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公主可知其意?”
杨玥略一思索,答道:“这句话是说,学习之后时常温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宇文化及满意地点点头:“公主理解得不错。学习之道,贵在持之以恒。只有不断温故知新,方能有所成就。”
杨玥认真地点点头:“玥儿明白了。相国大人,玥儿还有一个问题。”
“公主请讲。”
“孔夫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向所有人学习,无论其身份高低?”
宇文化及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公主果然心思细腻。正是如此。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无论他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虚心求教,方能不断进步。”
杨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多谢相国大人指点。”
宇文化及继续说道:“公主天资聪颖,若能勤学不辍,将来必成大器。”他心中暗自盘算:“皇上皇后对公主宠爱有加,就连晋王都对她与众不同,只要公主对我信任有加,即便公主不在朝堂,也将会是我坚实的靠山。”
杨玥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玥儿定当努力学习,不负相国大人期望。”
窗外,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雨花台内,书声琅琅,师生二人的对话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温馨。
然而,宇文化及的心中却波澜起伏。他既为杨玥的聪慧感到欣慰,又为如何将她引向自己的目标而暗自谋划。杨玥的学习之路,就此展开,而宇文化及的权谋之路,也在这看似平静的教导中悄然铺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