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子里的适龄学生都在认真的听课,他们最小的有七岁,最大的已经17了,但是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来没读过书
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务农代代相传,自从鬼子进村以来,虽没说烧杀强掳
但能收上去的粮食也都收上去了
林楠笙我们要做的是什么?
林楠笙新中国已经成立,我们不能不会也不允许侵略者再次来犯
林楠笙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守护好我们的小家,更是为了学以致用守护国家!
刘文(小刘)可是老师,我们怎么守护国家啊
刘文歪着头,他好像没听懂,他学知识,为什么会守护的了国家呢?
林楠笙扫了一眼同学们,温柔的笑了笑
林楠笙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的知识,去国外进修,在把国外学到的先进思想融入到我们传统的观念中
不光刘文,全班的学生都叽叽喳喳的提出疑问,国外?离他们太远了,他们被教育过的就是种好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
林楠笙我们要…………
林楠笙这才意识到,培养他们的志向真的很重要
把他们从黄土地里解放出来,送到城里去,这就是他和沈巍应该做的
林楠笙等我们上一段课程,就可以参加县里的升级考试,进入县里学校的初高中
林楠笙就可以看外面的世界了
刘文(小刘)真的吗老师!
小刘十分激动的说
刘文(小刘)我就可以去找姐姐了,姐姐自从被鬼子掳去就在没回来过,她在信里说她在大城市工作,每月都寄钱回来,但是从不告诉我们在哪打工。
沈娜娜对滴对滴,小刘的姐姐挣得钱可多啦,小刘爸爸每次去县里用钱能买回来好多东西,小刘哥哥总是给我们分糖!
李勤读书是不是也会挣很多很多钱呀,能买很多很多糖啊老师?
叶秋还可以天天吃大米饭吗?
林楠笙你们说的,都可以!
林楠笙总算知道用什么激励他们了
林楠笙只要学习就可以走出山村,去看看小刘同学姐姐工作的大城市
林楠笙还可以买很多很多糖,顿顿吃大米饭!
林楠笙所以说………………
林楠笙在讲台上振振有词的鼓励着同学们,沈巍坐在最后一排,记着笔记
看着林楠笙投入的身影,他抿嘴笑了,又扫了一眼全班同学。
每个人都睁着求知的眼睛,他们的眼睛里有光,那是对新生活的向往,他们对希望的憧憬……
他在本上写下
着,国之衣裳
兴,国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