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八是各个庙堂开堂为一众普通百姓施粥的日子。同往年一样,上官筝前一日便已备好煮粥的食材吩咐府中下人交到侍从那里运送到相州大大小小的庙宇中。寺庙的住持们早已对王妃的善心感恩戴德,对鲁王及其王妃也是敬重有佳,不仅只是因了此事,鲁王府每年对于寺庙的捐赠亦是举不胜数。
一大早相州最大的寺庙兰若寺门口领粥的男女老少便排起长队,有的不单纯只为那碗粥更是为一睹鲁王妃的风采。上官筝算是出名的倾国倾城之女子,且心地善良有如在世观世音菩萨,相州的老百姓为能有这样的王妃而尤感庆幸。
“玉蝉,把去年皇后娘娘赏赐的玉钗拿出来吧!”
清晨上官筝唤来贴身侍女为她梳妆打扮,并吩咐她找来自己最喜欢的那枚玉制珠钗,那是去年年节时随鲁王回东都省亲,入宫参加新年庆典时皇后特别赏赐的,虽说是皇后赏赐各色金银首饰里最不起眼的,却是最得她心思的一支。
说起那位皇后娘娘,虽对鲁王殿下不甚喜欢,但是对她这个二皇媳一直关爱有加,称赞她贤良淑德,怪太子没有那个福气,没能娶到她当太子妃,每次回皇宫皆少不了特别赏赐几样金银首饰给她。
不仅如此,还拉着自己到她的寝殿聊天,一聊就是几个时辰。大多会聊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顺便提一些上官家的事情。她似乎对透儿的事尤为感兴趣,一讲到他小时候的事便能看出她的表情变得异常温柔,笑容也跟着温和许多。全然忘却她还是那位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皇后娘娘,仿若仅仅是个普通的母亲在听着别家孩子的趣事一般。却又总能感觉出一种无名的情感在里面,叫人说不清道不明。
她嫁给阿烈之前,太子的确也是众多登门国师府欲求娶她的对象之一。不过自从遇到阿烈,她的心便已然属意于他,对于其他人她是断然不会再多看一眼。如今想来,如果当时选择的是太子,上官家兴许也不会遭此劫难了吧!不过皇家事事复杂多变,谁又能说的准呢!想到这里上官筝默默的叹惋着,期盼的望向窗外。
“王妃您今日是要与王爷一起去兰若寺施粥吧?”玉蝉帮王妃拿出那支玉钗小心的放在梳妆台上,为她梳理着发丝。
玉蝉是从王妃嫁到王府时就一直跟随左右的丫鬟,几年来目睹王妃和王爷彼此之间恩爱非常,相濡以沫。但自从那日王妃因为上官公子的事与王爷大吵一架,便很少看到王妃对王爷如往日那般含情脉脉,整日只见王妃独自一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王爷挖空心思讨她开心也只是徒劳。
不过自虞公子入王府以来时常陪伴在身旁开解她,王妃心情明显好上不少,与王爷的关系也日趋缓和。许是因了公子的相貌与那王妃的同胞弟弟上官公子相差无几的缘故吧。
但不管怎样只要王妃高兴便是好事,此次见王妃精心打扮,心想会不会想要与王爷重拾往日的温情。
上官筝没有理会玉蝉的话,对着镜子理了理刚梳理好的发式,开口道:“楚之呢?”
玉蝉想了想答道:“听门口侍卫说,在不到寅时天还未亮时,看见公子急急忙忙牵着两匹马出了门,兴许是为王爷办事去了吧!”
“现巳时刚过半,时辰不算晚,待楚之回来我要跟他一起去。”上官筝瞧了眼时漏,垂目低语道。
这是虞楚之亲口答应他的事,上官筝的思绪回到那日夜里他们姐弟二人对坐月下的那一刻。
沉默良久,上官筝先开口道:“腊月初八兰若寺施粥,往年都是阿烈陪我去,今年你陪我吧!还有夜里的顺星祭灯仪式,你要陪姐姐一起燃灯花祈福。”
“好的,姐姐。可是鲁王那边…”
“你是我弟弟犯不着什么事都要去请示他吧!”上官筝心里顿觉不平,发了句牢骚,方注意到对方不安的神色,叹了口气,“行了,姐姐不为难你。阿烈我自会跟他去说!万事姐姐会尽力帮你,只是这日子久了,你也不能老委屈着自己,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