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有幸去过二十一世纪的故宫,时隔多年,诸多细节我已记不太清了。或者说,我只记得寥寥数词,譬如:“庄严肃穆”、“金碧辉煌”,还有便是人多。
“王爷,郡主,该换轿了。”
“燕王爷,丽华郡主?”
马车外传来了小太监的呼喊声,我推了推一旁昏昏欲睡的阎王老爹,“父王,起来,到了。”没想到这马车还有催眠效果,我竟然睡着了。
阎王老爹瞬间精神抖擞,不知从哪弄出了个小盒子,“闺女,你刚睡了一觉,有损妆容,我来给你补补!”
我还不甚清醒,话都没听清,便由着他胡来了。
“闺女,张嘴,抿一下。”......“闺女,闭眼,我给你描眉。”......“闺女,忍着点,我要给你绾发了。”
等我意识到他在做什么时,燕王殿下已完成他的大作。
眼前突然出现了一面小镜,“看看,如何?”阎王老爹举着镜子,摸摸下巴,将我上下打量了一番,又说道:“我的女儿果然天生丽质。”
还挺得意?我做好心理准备,瞧了瞧镜中的自己。
铜镜微摇,映照出其中的人儿来。泛黄的镜面依然遮掩不住的,是皎如新月的肌肤,尽态极妍。绛红花绳绕起两鬓青丝,虽无天潢贵胄的雍容典雅,却尽显女儿娇态。
如漆点墨的一双凤眼衬着秀眉间一点朱砂,宛如天上仙童。我算是认识到了自家父王打扮功夫的厉害,眼都离不开镜面了。
“下车,闺女。”阎王老爹抱起沉迷于美色的我,低声笑道:“想当年,我可是练过的。”
......
我坐上了一台轿辇,晃晃悠悠,一旁走过的宫女都向我俯身行礼,两面的朱红宫墙厚重而艳丽,这条路,似乎没有尽头。
父王要去觐见皇上,我则随着女官去拜见太后。
“放轿。”走在最前头的中年女官开了口,颇具威仪:“郡主,这便是太后娘娘的寝宫,寿康宫。”
我轻轻点头,跟着她踏进了一处满是梅香的宫殿。
奇怪的是,这里种的都是淡黄的腊梅,一眼望去,全无艳丽之色。
我只扫了几眼,便到了前殿。
殿里坐着好些与我一般大的公子小姐,很是热闹,像是在议论那殿中站着的女子。
按着娘亲教的规矩,我迈着轻盈莲步,走过前殿中央的空道,在离主座一丈处跪下行礼,“丽华郡主元秋言,拜见太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原本喧哗的前殿,此时却变得鸦雀无声,好似所有人都在盯着我看,虽有些不自在,但我没有起身,还是跪着。
“正主来了。”一个略显稚嫩的女声响起,“这位姑娘,你可看好了,这才是我皇家的郡主,尔等是冒犯不得的。”
身旁那位女子哭诉道:“太后娘娘,公主殿下,我真的是丽华,当初,陛下的旨意是封燕王长女为丽华郡主,我就是燕王长女啊!”
这是何意?丽华郡主,燕王长女?父王何时又有了其他女儿?
带着些许不可置信,我抬起了头。
面前,有两人。中间那位凤冠博髻的老妇自然就是太后,她左手边坐着一位女孩,约莫有八九岁,金钗绫罗,满身贵气,应是位公主。
再看站着抹泪那位,我却笑了。
一袭浅紫色的月华裙,鬓边别着一朵宫绢花,这就是环姨之前给我打扮的模样,更好玩的是,这少女相貌与父王十分相似,年纪应有十二、三岁了。
要搞事情?
“起来吧。”太后老人家向我微微抬手,“孩子,到哀家面前来,让哀家好好看看。”
我走上前去,她眯起了眼睛,随后笑道:“这模样,随了燕王妃。”
很多人都这样说过,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称娘亲为“燕王妃”。
“太后娘娘,这位小姐又是哪家的?”那位女子止住了哭声,“怎的也叫丽华?”语气委屈极了。
心中莫名不爽,却见太后对我不着痕迹地点头,这是让我为自己正正名头?
福身后退三步,我转身对那全无皇家气派的“丽华郡主”道:“这位姑娘,本郡主是燕王家的。”
身后传来了几声闷笑。
“我也是燕王家的,按理,你应当叫我一声姐姐。”她理理发髻,故作姿态道:“毕竟,我也是个郡主。”
身后笑声更甚。
她有些不悦,“笑什么,我岂是你们能笑的?”
那公主捂嘴笑道:“本宫可笑得?”
殿内笑声连连。
看来,众人皆知她为假郡主,只是这些公子小姐们起了玩心罢了。
我仍是不解,这显然是人有心设计的,这位假郡主只是个棋子,况且她的容貌和打扮都别有深意。
太后只是一言不发,脸上依旧挂满了慈祥和蔼。但看向我的眼神,一直有些若有若无的凛利与压迫,这大概是久居深宫高位所带来的威仪。
不知为何,现在又多出了些许考较之意,大概是我恍惚了。
“澈贵妃到——”
殿外传来了高昂的通报声,紧接着,一阵香风袭面,有美人踏雪而来。
我以为的贵妃,是雍容华贵的,可这位却颠覆了我的看法。
她只是一身淡绿襦裙,如瀑青丝随意绾起,素手环着银镯,叮叮当当,一字平眉之下,杏眸似水般澄澈,肤色淡雅如玉,嘴角若有似无的几分笑意更显其清灵秀气。
“给太后娘娘请安。”声音粗哑,是她身旁的嬷嬷。
她礼数很全,十分规矩,却不说话。
那位公主见她来了,欢喜道:“母妃!您可算来了,快帮儿臣看看,哪位是丽华郡主?”
澈贵妃并未抬眼。那公主也只自顾自说道:“这位姑娘一来就说自己是丽华郡主,这身打扮也确是皇奶奶赏下的。”她望望我,又道:“可这位妹妹通身的气度,也不是旁人能比的。”
“好了,明珠,时辰到了,和澈贵妃领着他们,去大殿罢。”太后扶着宫女,缓缓起身。
“可是...”那公主还有话说。
太后摆摆手,道:“丽华的事,让皇帝和燕王去管。”
我随着众人告退,谁想那公主竟拉着我和她同行。
“丽华妹妹。”她笑得一派天真无邪,“我知道你才是丽华郡主。”
我低声问道:“公主何以见得?”
“那假郡主在宫道拦下了本宫的步辇,让本宫带她去见皇奶奶呢。”她噘噘嘴,又道:“本宫可没见过如此无礼之人,便问来者何人,她道自己是丽华郡主!”
“本宫晓得丽华的,燕王叔和我说过,丽华漂亮又乖巧,是我的小妹妹。可她,比本宫大了不止一两岁,行止粗俗,怎么会是丽华妹妹?”
“但她那身打扮却是皇奶奶赏下的,本宫也只好认了。皇奶奶见了她也不高兴,没给她赐座,可她竟在大殿上哭闹起来。”
“说什么当时父皇的旨意是封燕王长女为丽华郡主,天下皆知这封号是给你的,她这不是明摆着钻字眼吗?”
“她说她是燕王叔流落在外的长女,母亲病逝了,这才来京城寻亲。她可真会挑时候,偏偏要到妹妹你第一次入宫参宴才来!”
这公主凑在我耳边嘀咕了半天,总算把事情讲明白了,这假郡主到底是真傻还是有所依仗?得亏皇家好性子,没给她扔出宫去。
“对了,丽华妹妹,你怎么没穿戴皇奶奶赏赐的,反倒让她装点上了?”
“她如何穿上的我不晓得,我只不过换了件褂子和头面。”
“依我看,妹妹你穿得可比她好看多了。”
“谢公主夸赞。”
“咱们都这么熟了,怎还叫本宫公主?叫我明珠吧。”
由此可见,大顺朝的这位明珠公主很是健谈了。
我们走得不快,公子小姐们三三两两靠在一起聊天,却很有仪态。
此时已是傍晚,落日夕阳,冰雪镀上金光,彩云与宫墙相映成辉。
皇宫很美,壮丽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