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上文说到大明朝廷少有的一致准备定都临濠。但是,也有臣子不同意,认为定都临濠大不吉利,当然反对者主要就是刘伯温,他认为临濠不是吉壤,不是大明王朝希望的田野。刘伯温认为应当选北平作为国都。可北平一直是胡都,这让有点老派儿、有点保守、有点传统的朱元璋不能认可,而且他相信‘大都地气用尽了’这句话。由此,从马渡潇湘洲头的立国前到眼下的洪武三年深秋,大明首都一事还处在举棋不定的争论中。这大明定都希望的田野你又究竟在哪儿呢?但愿大哥见多识广能一语中的,朱元璋不禁心中这样想。
为此,朱元璋放下一切架子,亲自到南京外围的龙江去迎接田兴大哥,心里满满的都是喜悦。龙江,是南京能流传下来的古地名之一,位于今日南京市鼓楼区境内,但明初龙江的范围大得很,这一带是人烟稀少、江汊纵横、芦草连天,地势开阔,直通长江关左,是片大荒地。而且早年朱元璋就命诸将分军于龙江等处屯田,开展大生产运动。花篮里花儿香的故事,六百多年前南京也是古有,陕北也是古有,只是历史的韵味有所不同;耿秉文和康茂才都是劳模,不表。
要说的是朱元璋这军垦政策妙招儿是从哪儿学来的呢?当然不是外人,当然是从他当年定远军营的毛骐毛国祥毛老师那儿学来的。六百多年前的历史就有**会师?您以为呢?中华叫神州,敢叫神州这名字就一定有历史老人的神来之手,就有神奇的故事,龙的传人一定要永永远远有这份儿自信。朱元璋称帝后,曾多次称自己发迹于定远,今南京明孝陵大金门四方城中,还有一块儿功德碑言之凿凿。回想当年,想当初,若当时没有毛老师的参赞、军旅辛劳与牺牲,就凭朱行者这‘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能南略定远?
何止是军垦,还有红巾军的几大纪律几项注意《军中戒约事》呐;咱们是要成事儿坐天下的王师,王师的特点是什么?当然是人民的军队,对人民秋毫无犯呀!王师怎能不唱响纪律的军歌呢?犯抢,那就意味着败亡与为匪。至于定远毛氏父子的传奇宦游与调研天下的故事暂时俺就不告诉您了,每一个说书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不愿讲的故事。但可以说的是,明史若缺少了毛氏为振兴汉祚、荣光汉祚而奋斗的辉美,那是让人心里无法产生鸣响的,按下。
书接正传,打虎的田兴大哥此刻已经启程来应天了,长江江水的波涛似乎也在欢歌,整个石头城似乎成了一个迎接英雄的历史舞台,朱哥都等不及了,龙江小城堡作证。小城堡是怎么回事儿?当然,龙江这么荒凉的地方是有一个军事城堡龙湾城的,否则朱元璋怎么休息,毕竟眼下已经建国,已经不是主公四处征战的岁月。
龙江这个小城堡还有一道瓮城,门额上有“雄冠江东”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这故事是有诗为证的,必须的,俺可不敢在明史作品上过多的瞎嘚瑟,多说两句儿乃为逗乐儿,给您请安,您吉祥,各位读者!朱元璋的手下孙炎曾写有一首诗:“龙湾城,壮如铁。城下是长江,城头有明月;月色照人心不移,江水长流无尽时。”,诗不太押韵,凑合着吧,也许军人写诗主要不是为了风雅,是为了信息。孙炎其实是个半仙儿,是刘伯温投身洪武革命的引路人。
且说这座小城堡担负的主要是南京外围军事防御的作用,在这里的城头上等待时眺望后,朱元璋竟然想到了百姓,他让南京的官员今后要在空旷的龙江找一块闲置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要盖瓦房,供没有住房的南京穷苦人居住,必须执行,而且他觉得这是今后可以在全国复制的“南京模式”。您看,要不不能抹黑人家朱哥呐,人家的确为百姓做过积德行善的事儿。首都尚且未定,南京穷人却先要有居所了;自己还没窝儿呐,居无定所和蜗居的南京穷人先改善了。
:“你们在俺手底下当官,就得体会俺的心情,俺可不想让我的百姓没饭吃没房住,哪怕是一个百姓也不行!”纵观历史,朱元璋的想法是好的,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准备逼着官员在全国范围内给穷人盖房的皇帝,也是唯一的一个,什么刘邦、隋炀帝、李世民、康乾、和不纳粮的李自成皆没有朱哥的这份仗义之心与行动。
朱元璋居者有其屋的愿景先放一放,咱们得先去迎接田兴大哥了,从江北瓜步渡口出发的壮士的客船早已经越过了八卦洲、到达了燕子矶渡口、很快就要来到龙江江湾小古堡了。皇家御用酒宴菜谱早已筹划,勤政的朱元璋亲自敲定菜谱:烧老鹅、鱼头汤、蟹黄包、豆腐干、九珍粥、野菜煮鸡蛋和珍珠翡翠白玉汤都要上桌,一定要让打虎英雄吃饱吃好,还要喝好,泗州美酒‘双沟儿’要管够,喝到酣畅淋漓,喝到诗兴大发。咱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