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奉诏入宫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言情 

朱门深院1

奉诏入宫

三月的京城,柳絮纷飞。

林微倚在绣楼的雕花窗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枚青玉簪。这簪子成色普通,却是她及笄那年母亲留给她的最后一件礼物。窗外,府中的海棠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像极了那年母亲咳在手帕上的血。

"小姐,老爷请您去书房。"丫鬟青杏在门外轻声唤道。

林微的手指一顿,将玉簪重新插回发髻。她早已料到这一日的到来——自从上月礼部传出选秀的旨意,父亲看她的眼神就多了几分复杂的考量。

"知道了。"她理了理月白色绣梅花的裙裾,镜中的少女眉目如画,却带着一丝不符合年龄的沉静。

穿过重重院落,林微在书房门前驻足。礼部尚书府邸的朱漆大门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一如她此刻的心情。

"女儿给父亲请安。"她福身行礼,声音平静得听不出情绪。

林尚书从案牍中抬头,目光在女儿身上停留片刻。十七岁的林微出落得亭亭玉立,既有江南女子的温婉,又不失京城闺秀的气度——正是宫中会喜欢的那类女子。

"微儿,坐。"林尚书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案几上放着一封烫金请柬,"皇上下旨,命三品以上官员家中适龄女子入宫参选。为父思虑再三,决定让你去。"

林微的指尖在袖中微微发颤,面上却不动声色:"女儿谨遵父命。"

"你素来聪慧,应当明白其中利害。"林尚书叹了口气,"近年来苏丞相一党势大,皇上需要新的力量制衡。我们林家世代忠良,此乃报效朝廷之时。"

报效朝廷?林微在心中冷笑。不过是父亲想在权力更迭中保全家族的借口罢了。她想起三年前病逝的母亲,那个温柔似水的江南女子,至死都未能适应京城权贵间的尔虞我诈。

"女儿明白。"她垂下眼睫,掩去眸中的讥诮,"定不负父亲期望。"

离开书房时,夕阳已西沉。林微没有直接回闺房,而是绕道去了后院的祠堂。推开沉重的木门,檀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她跪在母亲的牌位前,从袖中取出那支青玉簪。

"娘,您说过希望女儿能嫁得寻常人家,平安终老。"她轻抚簪上的纹路,声音低得几不可闻,"可惜女儿终究逃不过这命运。"

祠堂外传来脚步声,林微迅速将簪子收回袖中。进来的是她的贴身丫鬟青杏和紫苏,两人手里捧着几匹锦缎。

"小姐,老爷命人送来了新料子,说是给您做入宫的衣裳。"青杏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兴奋,"听说这次选秀,皇上会亲自到场呢!"

紫苏年纪稍长,看出小姐情绪不高,轻轻扯了扯青杏的袖子:"小姐累了,先回去歇息吧。"

林微点点头,起身时裙摆扫过蒲团,带起一阵轻风。走出祠堂,她仰头望向渐暗的天空,一群归鸟正掠过屋檐。自由,从来都是这深宅大院里的奢侈品。

回到绣楼,林微遣退了丫鬟,独自坐在窗前。月光透过窗棂,在青玉簪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她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这簪子虽不值钱,却是娘从江南带来的唯一物件。若有一日你遇到难处,就看看簪头的暗纹..."

指腹抚过簪头精致的梅花纹路,林微忽然感到一丝异样。就着烛光细看,发现花蕊处竟有极细的缝隙。她试着旋转簪头,只听"咔"的一声轻响,簪子竟从中间分开,露出里面卷成细条的一张小笺。

笺上只有八个蝇头小字:"朱颜易改,初心莫忘。"

林微心头一震。母亲生前是江南有名的才女,尤擅医术。这三年来,她一直怀疑母亲的死并非寻常病症,如今这隐秘的字条更证实了其中必有蹊跷。

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已是二更时分。林微正欲收起字条,忽听楼下传来父亲与幕僚的谈话声。她轻轻推开一条窗缝,声音清晰地飘了上来。

"...苏家势大,贵妃在宫中一手遮天。皇上此次选秀,分明是要制衡苏家。"父亲的声音透着疲惫。

"大人英明。送小姐入宫虽是险棋,却是眼下唯一出路。"幕僚低声道,"只是听闻贵妃善妒,小姐入宫后恐怕..."

上一章 椒房殿的考验 奉诏入宫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朱门深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