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节奏均匀,韩梓卿靠在窗边,望着外面飞速掠过的田野和山峦。
转眼两年的时间过去了,韩梓卿在路过偏远地区的时候选择利用自己的医术帮助了很多人。她的行囊里装满了厚厚的诊疗笔记和村民们塞给她的各种山货特产。
手指轻轻摩挲着笔记本边缘,韩梓卿思绪飘远。这次回去,是时候安定下来了。想在北京开一家小医馆,用爷爷传授的中医知识帮助更多人,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
"各位旅客请注意,3号车厢有一位乘客突发疾病,列车上如有医务人员请立即前往协助,谢谢!"
广播里的紧急通知打断了韩梓卿的思绪。她立刻站起身,从行李架上取下随身的医疗包,快步向3号车厢走去。
车厢连接处已经围了不少人,韩梓卿挤进人群,看到一位约莫七十岁的老人瘫坐在座位上,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右手紧紧抓着胸口的衣服。
"我是医生,请让一下。"韩梓卿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围观的人群立刻为她让出一条路。
蹲在老人面前,韩梓卿迅速检查了他的瞳孔和脉搏,同时询问随行的老伴:"阿姨,老爷子以前有心脏病史吗?"
"有,有冠心病,药在包里,刚才他说胸闷,还没来得及吃就……"老太太手忙脚乱地翻找手提包,声音颤抖。
韩梓卿接过药瓶看了一眼,确认是硝酸甘油,迅速取出一粒让老人含在舌下。同时,她已经从医疗包中取出针灸套装。
"需要帮忙吗?"一个清朗的男声在身后响起。
韩梓卿头也不抬:"请帮我扶住老爷子,让他保持这个半坐的姿势。"
一双骨节分明的手立刻按她的要求扶住了老人肩膀。韩梓卿消毒后,手法娴熟地在老人内关、膻中、心俞等穴位施针。她的动作行云流水,每一针都精准到位,周围乘客发出低声赞叹。
"深呼吸,放松,不要紧张。"韩梓卿一边捻动银针,一边轻声安抚老人,"药效很快会起作用的。"
五分钟后,老人的呼吸逐渐平稳,面色也有了血色。韩梓卿把了把他的脉搏,轻轻松了口气。
"暂时稳定了,但下一站最好下车去医院做全面检查。"她收起银针,对老太太嘱咐道,"平时要注意避免情绪激动,药一定要随身携带。"
"谢谢你,姑娘,真是太感谢了!"老太太拉着韩梓卿的手连连道谢。
"应该的。"韩梓卿微笑着站起身,这才注意到刚才帮忙的男人还站在一旁。
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深色休闲裤,身材修长,眉眼清俊,此刻正用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她,目光中带着欣赏和好奇。
"你的医术很厉害。"他说道,声音温和有礼,"我从来没见过针灸见效这么快的。"
韩梓卿礼貌地点头:"老爷子本身情况不算太严重,及时用药配合针灸,效果会比较好。"
"刘斯扬。"他突然伸出手,"刚才看你救治的过程,真的很专业。"
"韩梓卿。"她轻轻握了握他的手,触感温暖干燥,"你是医务人员?"
刘斯扬笑了笑:"是,就是普通医生。我坐那边,"他指了指几排后的座位,"看到你跑过来,救治流程很快,就帮忙打打下手。"
两人一起协助老人更舒适地坐好,列车员也赶来安排下一站的救护车对接。
回到自己座位的路上,刘斯扬很自然地与她同行。
"你是中医?"他问道。
"嗯,家学渊源,后来也读了医学院。"韩梓卿简短回答,不太习惯与陌生人谈论自己。
"真巧,我对传统医学一直很感兴趣。"刘斯扬的语气真诚而不刻意,"尤其是见到像你这样年轻有为的中医。"
韩梓卿不知为何感到一丝不好意思,恰好列车广播宣布即将到站,她借机道别:"我到站了,再见。"
"有缘再见。"刘斯扬微笑着目送她拿起行李走向车门,又补充了一句,"希望还能见到你,韩医生。"
韩梓卿回头看了他一眼,点点头,嘴角扬起一个浅浅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