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国一开始并不相信林浩,但 唤醒时间呼吁唤醒措施(绝望时刻需要绝望手段)。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同意了林浩的提议。
林浩按照计划,将蔡建国带到事先约好的地点。那些“买家”表现得非常专业,不仅帮助蔡建国挽回了部分损失,还让他赚了一笔。蔡建国对林浩的态度立刻发生了转变。他觉得林浩是个有本事的人,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这次事件后,蔡建国开始把林浩当作自己人。他带着林浩参加蔡家的一些小型聚会,让林浩接触到了蔡家的核心成员。
蔡家的主事者,是一个名叫蔡福坤的老人。他年纪很大,但精神矍铄,眼神锐利,不苟言笑。他在太平镇拥有绝对的权威,他的话就是圣旨。所有人都对他毕恭毕敬,甚至有些畏惧。
林浩在聚会上见到了蔡福坤。他坐在主位上,手里盘着一串佛珠,听着下面的人汇报情况。他偶尔开口说几句话,声音低沉,但字字都带着分量。
林浩知道,蔡福坤就是这个走私网络的“教父”。他不仅掌控着货物来源和销售渠道,还利用自己在镇上的影响力,构建起了一张巨大的“保护伞”。据说,镇上的很多官员,甚至一些更高级别的人物,都和蔡福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想彻底捣毁这个走私网络,必须先扳倒蔡福坤。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浩通过蔡建国,慢慢接近蔡福坤。他表现得勤快、懂事,做事麻利,很快就赢得了蔡福坤的初步信任。蔡福坤开始让林浩处理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比如账目核对,货物清点等等。这些工作让林浩有机会接触到走私网络的运作细节,收集到更多的证据。
与此同时,林浩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身处虎穴,稍有不慎就可能暴露身份。镇上的人虽然表面上对他放松了警惕,但骨子里仍然保留着对外来者的怀疑。一些更核心的蔡家成员,对林浩始终保持着距离和审视。
一次,一个名叫蔡强的人,是蔡福坤的亲侄子,也是走私网络的核心成员之一。他为人阴险狡诈,对林浩一直抱有敌意。他总是找各种借口刁难林浩,试图找出他的破绽。
林浩知道蔡强是一个危险人物,必须小心应对。他尽量避免和蔡强发生正面冲突,同时也在暗中观察蔡强,寻找他的弱点。
一天,林浩无意中听到蔡强和另一个人的谈话。他们提到了一批即将到港的货物,以及一个重要的交易地点。林浩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线索。
他迅速将这个信息通过秘密渠道发送给他的上级。上级收到信息后,立刻开始部署行动。
然而,事情并没有林浩想象的那么顺利。在货物到港的前一天,林浩突然接到上级的通知,行动取消。原因是因为出现了意外情况,涉及到“保护伞”的问题。
林浩感到一阵失望和沮丧。他知道,只要“保护伞”存在,这个走私网络就难以彻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