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将山峦染成暗紫色时,经过几天的跋涉,洛溪言终于在碎石坡上坐了下来。
帆布背包带深深勒进肩膀,粗布衣裳被汗水浸得发沉,又在山风里渐渐发凉。
水壶早已见底,喉咙干得像塞了团枯草,每咽一口唾沫都带着铁锈味,环顾四周,终于找到一处小潭,顾不上水质如何,捧一而饮。
翻越最后一座山梁时,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脚下的路蜿蜒向远方,碎石与荆棘布满了他来时的脚印。
清晨出发时还泛着青的晨雾,此刻已化作天际的一抹灰云。
远处隐约可见目的地的轮廓,炊烟在天际线袅袅升起。
月光爬上他沾满尘土的脸庞,照亮那双忧愁的眼睛——那是对亲人的执着,是对未知的迷茫。
洛溪言婆婆……爷爷……
愁思缠绕着洛溪言,侵蚀着他疲惫的身体。
抚摸着各位爷爷赠送的礼物,回忆着年少的点滴。
记忆笼罩着洛溪言,陪他进入梦乡。
天际尚未泛出鱼肚白,清晨还未在薄雾中苏醒。
彻夜的思念使得洛溪言疲惫不堪。
此时的洛溪言衣衫褴褛,领口磨得毛边翻卷,几处撕裂的布料在风中簌簌飘动。
洛溪言终于知道邢爷爷为什么说这个匣子可以当做拐杖用了,这不就正符合我现在的模样嘛。
洛溪言这样也好,免得引起人的注意。
伴随着天际的鱼肚泛白,洛溪言一撅一拐的朝着目的地走去。
随着太阳的升起,终于,抵达了江南。
此时的江南烟雨朦胧。
江南的雨,是水墨长卷里洇开的淡痕,是丝竹声中揉碎的音符,
是从《诗经》的蒹葭里飘来的,是唐诗宋词里滴落的韵脚,更是浸润在时光褶皱里的千年诗意。
当云絮在天际晕染开青灰色的墨迹,这场与江南的约定,便在氤氲水汽中徐徐展开,悄然浸润着这片钟灵毓秀之地。
洛溪言江南的景天下独绝呀!
黛青色的瓦当最先感知到雨的讯息,一颗颗水珠顺着弧形瓦面滑落,在檐角汇聚成线。
古镇的屋檐总带着温柔的弧度,像是美人微蹙的眉梢,将雨帘裁剪成疏密有致的珠帘。
当雨滴坠落在青石板上,清脆的声响沿着巷陌蔓延,惊醒了沉睡在砖缝里的青苔。
这些暗绿色的生命悄然舒展,在潮湿的空气里编织出古老的纹路,每一道裂痕都藏着岁月的秘密。
雨势稍急时,瓦当上的雨珠便连成瀑布。
洛溪言赶忙找一处屋檐避雨。
洛溪言前人“小楼一夜听春雨”,而今昔我洛溪言“屋檐帐下赏诗雨”。
环顾四周,周围的景色更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
雨幕中,乌篷船缓缓摇曳在蜿蜒的河道上。
船橹划破水面,漾开层层涟漪,仿佛在水面书写着古老的诗句。
船篷被雨水敲打出清脆的声响,与潺潺的流水声交织,奏响一曲江南特有的雨中乐章。
船夫戴着斗笠,蓑衣在细雨中若隐若现,那悠然划桨的身影,为这幅烟雨江南图增添了几分灵动。
洛溪言春水碧雨天,画船听雨眠呐!
街道两旁,古老的建筑在雨雾中若隐若现。
斑驳的砖墙被雨水浸润,更显沧桑厚重;
雕花的窗棂上,雨滴顺着木纹缓缓滑落,似是时光留下的泪痕。
漫步在青石板路上,脚下的石板被雨水冲刷得锃亮,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印记上。
雨丝飘落在河岸边的垂柳上,嫩绿的柳丝被雨水洗涤得愈发鲜亮。
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少女的发丝在雨中舞动。
河面上,浮萍随着水波轻轻晃动,偶尔有一两只蜻蜓掠过水面。
翅膀沾起细小的水花,转瞬又消失在雨幕之中。
远处的山峦在雨雾中朦胧一片,若有若无,宛如水墨画中淡雅的背景。
山顶被云雾缭绕,仿佛是仙女披着的轻纱,神秘而迷人。
山脚下,炊烟袅袅升起,与雨雾交融在一起,给宁静的江南增添了一丝人间烟火气。
洛溪言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洛溪言碧瓦烟昏沉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
洛溪言雨停了。
抬头望着逐渐减小的雨,洛溪言呢喃道。
雨渐渐停歇,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给江南大地披上一层金色的光辉。
屋檐上的水珠还在滴落,发出清脆的滴答声。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此时的江南,宛如一位刚出浴的少女,清新脱俗,美得让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