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东晋元帝司马睿在建康即位,改元建武。时中原沦丧,衣冠南渡者日以千计。元帝以王导为丞相,王敦为大将军,时人谓之"王与马,共天下"。
时有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
睿素无北伐之志,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逖率亲党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逖至淮阴,冶铸兵器,募得二千余人。进屯雍丘,与后赵石勒相持。逖爱人下士,虽疏交贱隶,皆恩礼遇之。河上诸坞先有任子在后赵者,皆听两属,时遣游军伪抄之,以明未附。坞主感戴,后赵有异谋,辄密以闻。
石勒畏逖,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太兴四年,逖正欲进兵,而王敦与刘隗、刁协构隙,将举兵内向。逖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考妣,谯、梁间皆为立祠。
却说后赵石勒自称大赵王,以张宾为大执法,都督百揆。勒性残忍,每破敌,坑卒动以万计。尝游猎,见一老父,问之,对曰:"臣闻王者不死。大王应为中国主,胡可尽杀?"勒异之,乃止。
咸和三年,石勒称帝,国号赵,改元建平。以石虎为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虎性暴戾,尝曰:"待主上晏驾,当尽杀其子孙。"
却说前赵刘曜攻凉州,张茂遣使称藩。曜署茂为凉王,茂闭门自守。及曜败于石勒,茂复称凉王,建元永元,是为前凉。
咸康五年,石虎弑石勒子石弘,自称大赵天王。徙都邺,大造宫室,发男女十六万筑华林园,死者相枕。又发甲士五十万,具舟师以备南讨,民怨沸腾。
东晋成帝咸和九年,庾亮镇武昌,上表北伐。成帝许之,以亮为征西将军,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军事。亮至襄阳,与石虎战于邾城,大败,死者万余人。亮惭愤成疾,薨于武昌。
永和六年,石虎死,诸子争立。汉人冉闵乘乱尽杀石氏宗族,自称大魏皇帝,改元永兴。闵遣使告东晋曰:"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朝廷不答。
时东晋安西将军桓温灭成汉,威名日盛。温素怀异志,尝抚枕叹曰:"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永和十年,温上表北伐,率步骑四万出褒斜道,直指长安。
前秦苻健遣太子苻苌拒战,温大破之,进抵灞上。三辅郡县皆来降,老父持牛酒迎温于路,流涕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温屯兵灞上,未渡灞水。或劝进兵,温曰:"粮道未通,孤军深入,危道也。"
及秦兵断温粮道,温焚舟步退,自潼关出。秦兵追之,温军死者万余人。温归,废晋帝司马奕为海西公,立简文帝司马昱,自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
太元八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率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号称百万,大举伐晋。坚自长安出师,前后千里,旗鼓相望。
东晋孝武帝以谢安为征讨大都督,谢石为征讨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率北府兵八万拒之。玄入问计于安,安夷然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
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及苻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阳平公苻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秦兵盛,不敢进。胡彬粮尽,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恐不复见大军。"秦人获之,送于苻融。融驰使白坚曰:"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
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为"强弱异势,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以老秦师。谢琰劝石从序言。十一月,谢玄遣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斩成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
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坚与苻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
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坚中流矢,单骑走至淮北,饥甚,民有进壶飧、豚髀者,坚食之,赐帛十匹、绵十斤。辞曰:"陛下厌苦安乐,自取危困。臣为陛下子,陛下为臣父,安有子饲其父而求报乎?"弗顾而去。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却说慕容垂在秦军,见苻坚败,乃收其溃兵,引归河北。坚至洛阳,垂请巡抚燕、代,坚许之。垂至邺,杀秦守将苻丕,自称燕王,建立后燕。姚苌叛秦,杀苻坚于新平,自称秦王,建立后秦。
东晋乘胜北伐,收复徐、兖、青、司、豫、梁六州。谢安上疏请北征,孝武帝不许,以谢玄为前锋都督,镇广陵。
太元十年,谢安薨于建康,年六十六。孝武帝素服举哀,赠太傅,谥曰文靖。安少有重名,时人比之王导,尝隐居会稽,与王羲之、许询游,每游赏,必以妓女自随。及为相,镇以和静,御以长算,不存小察,弘以大纲,为晋室中兴贤相。
却说后秦姚苌病笃,谓太子姚兴曰:"晋室虽衰,上下安和,我死之后,汝慎勿犯之。"言讫而薨。兴嗣位,灭前秦,称雄关右。
后燕慕容垂攻北魏,败于参合陂,发病而薨。子慕容宝嗣位,魏主拓跋珪乘势伐燕,取并州。宝悉发精兵八万,使慕容农、慕容麟将之,与魏兵战于柏肆。燕军夜袭魏营,珪惊起,不及甲,单骑奔逃。燕军大乱,自相斫射,死者万余人。
宝收余众还中山,魏兵复至,宝弃城走龙城。魏兵入中山,燕尚书郎苻谟之女苻训英有殊色,珪纳之,宠冠后庭。
却说桓玄在荆州,闻谢安死,遂起兵反。攻建康,杀司马元显,自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元兴二年,玄逼晋安帝禅位,国号楚,改元永始。
北府兵将领刘裕、刘毅、何无忌等起兵讨玄,战于覆舟山。玄兵大溃,挟安帝西走江陵。裕追至峥嵘洲,纵火焚之,玄众大溃。玄单舸西奔,至枚回洲,为益州督护冯迁所杀,时年三十六。
刘裕迎安帝复位,自为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义熙五年,裕上表北伐南燕,率舟师自淮入泗,拔临朐,围广固。南燕主慕容超突围走,裕入城,尽杀鲜卑王公以下三千人,送超于建康斩首。
义熙十二年,裕再伐后秦,以王镇恶、檀道济为先锋。镇恶自河入渭,乘蒙冲小舰溯流而上,秦人见舰进而无行船者,皆惊以为神。镇恶至长安,姚泓出降,后秦亡。
裕留子刘义真守长安,自还彭城。赫连勃勃闻之,引兵攻长安,义真败走。勃勃入长安,自称大夏皇帝,改元龙升。
元熙二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为帝,国号宋,改元永初。晋自元帝建武元年至此,凡一百零四年而亡。
后人有诗叹曰:
晋室南迁百载余,中原回首已丘墟。
英雄百战归尘土,留得清名在竹书。
却说刘裕即位,大封功臣,以刘穆之为尚书仆射,徐羡之为司空,傅亮为中书令。裕性节俭,常着连齿木屐,命左右撤去云母屏风,曰:"留此无益。"
永初三年,裕崩,少帝刘义符嗣位。羡之、亮等以帝游戏无度,废为营阳王,立宜都王刘义隆,是为文帝。文帝诛徐羡之、傅亮,以檀道济为司空,都督江州诸军事。
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骑兵十万南侵,饮马长江。文帝登石头城,望魏军强盛,流涕曰:"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道济时在江州,闻之,上表请战。文帝不许,魏军大掠而还。
元嘉三十年,文帝为太子刘劭所弑。武陵王刘骏起兵讨劭,克建康,杀劭及始兴王刘濬,即皇帝位,是为孝武帝。
孝武帝猜忌宗室,杀江夏王刘义恭、竟陵王刘诞。时有山阴公主刘楚玉,帝姊也,谓帝曰:"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帝乃为置面首三十人。
大明八年,孝武帝崩,子刘子业嗣位,是为前废帝。子业凶悖无道,尝纳姑母新蔡公主为妃,又命左右淫其姊山阴公主。湘东王刘彧与阮佃夫等谋弑之,迎立彧为帝,是为明帝。
明帝性猜忌,杀孝武帝二十八子。泰豫元年,明帝崩,子刘昱嗣位,是为后废帝。昱凶暴日甚,尝以铁椎椎人阴破,左右有忤意者,即加虐刑。
昇明元年,萧道成弑刘昱,立安成王刘準,是为顺帝。昇明三年,道成逼顺帝禅位,国号齐,改元建元。宋自武帝永初元年至此,凡六十年而亡。
正是:
南朝宋齐梁陈事,北朝魏齐周隋纷。
多少英雄兴废事,尽付长江东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