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包拯好,就听你们的。
公孙策和展昭闻言,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包拯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
展昭的热血与冲动在这一刻如烈火燃烧,他急不可耐地准备出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声音中充满了期待:
展昭那我们,现在就走吧!
他的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行动的渴望。
公孙策则显得更为沉稳,他微微皱起眉头,委婉地提出自己的顾虑:
公孙策我这张脸还需一两天才能消退痕迹,届时再去也不迟。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从容与淡定,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包拯看着公孙策脸上的红印,心中忍俊不禁,但他很快收敛了笑容,调侃道:
包拯等你消印了,恐怕花琉璃都已经回来了!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轻松与幽默,为紧张的气氛增添了一抹轻松。
展昭闻言,也准备去收拾东西,他走到门口,还不忘回头对公孙策说道:
展昭公孙大哥,我们就在府门口等你,你快点收拾吧!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与催促。
公孙策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心中虽然有些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与感动。他知道,自己无法拒绝这份热情与期待,只能尽快整理好自己,与他们一同踏上这段未知的旅程。
在夕阳的余晖中,一辆马车缓缓驶离繁华的开封城,踏上了前往京城的旅途。
车内坐着三位英勇正义的侠士——包拯、公孙策和展昭。旅途的疲惫和日暮的余晖却让他们不得不暂时放下心中的任务,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马车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颠簸前行,窗外的景色随着夜幕的降临而逐渐模糊。经过一天的奔波,邺城出现在了他们的视线中。虽然夜色已深,但这座古老的城市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他们找了一家位于城中心的客栈,客栈虽不算豪华,但干净整洁,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包拯、公孙策和展昭三人各自挑选了一间房间,准备休息一晚,明日再出发。
在客栈的安静氛围中,他们围坐在一张圆桌旁,品尝着热腾腾的饭菜和甘甜的酒水。
随着夜色渐深,他们逐渐放下了话题,各自回到了房间。在温暖的床铺上,他们渐渐陷入了甜美的梦乡。
唯有公孙策却显得心事重重。他回到自己的房间,轻轻摘下了一直戴着遮羞的帷帽,露出那张曾经被红手印覆盖的脸庞。
他走到床边,缓缓躺下,双眼空洞地望着天花板,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深邃的问题。右手不自觉地抚摸着自己的脸颊,那里曾是被红手印烙下的地方。经过一天的药膏涂抹,红手印已经消退了许多。
公孙策躺在客栈的床铺上,闭上眼睛,思绪万千。他回想起路途中的一幕幕,心中渐渐明了脸上这巴掌印的来历。是的,他轻薄了一名女子,而那一巴掌,似乎就是她给予他的回应。
当时的情景在他脑海中闪现,他记得那女子的眼神,充满了些许惊恐。然而,尽管他心中有着深深的懊悔和自责,他却始终无法清晰地描绘出那女子的样貌。
他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入睡的,或许是疲惫的身体让他无法再承受内心的煎熬,或许是潜意识里的一种逃避,让他暂时忘却了现实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