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中国小女孩是谁?"一位德国记者询问同事,"队员的妹妹吗?"
"不,听说是战术分析师,才九岁。"
"什么?开玩笑吧?"
木小狸假装没听见这些议论,但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认真观察着每个对手的训练,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当一位日本选手打出一记漂亮的反手拧拉时,她甚至不自觉地模仿了一下动作。
"嘿,小心。"刘国梁及时扶住她差点掉落的笔记本,"别太投入忘了自己的职责。"
"对不起。"木小狸赶紧站好,但眼睛还是忍不住追随着那颗飞舞的乒乓球。
马龙的比赛开始后,木小狸紧张得手心冒汗。她坐在教练席上,双腿悬空够不着地,却一脸严肃地关注着场上局势。每当马龙看向场边,她就会用小手做出各种暗号——摸左耳表示攻反手,眨眼表示放短球。
第一局马龙轻松拿下,但第二局风云突变。弗里茨调整战术,连续强攻马龙正手位,取得领先。局间休息时,刘国梁被裁判叫住谈话,临时让木小狸去传达战术。
木小狸深吸一口气,小跑到马龙身边。摄像机立刻对准了这个画面——世界冠军马龙弯腰聆听一个不到他胸口高的小女孩指导,场面既滑稽又温馨。
"他改变了战术,"木小狸快速说道,"但每次发球前都会先看一眼女朋友坐的方向。这时候发急长球的概率是87%。"
马龙挑眉:"这么精确?"
"我数了。"木小狸一脸认真。
回到场上,马龙照着小分析师的建议应对,果然立竿见影。他连续预判成功弗里茨的发球,迅速扭转局势。最终3-1获胜,最后一球正是抓住弗里茨摸耳垂的习惯,一击制胜。
"干得好,小教练。"马龙下场后揉了揉木小狸的脑袋。
这一幕被现场摄影师捕捉,很快在社交媒体上疯传。网友们被这个"最萌身高差"的教练组合逗乐了,#马龙的小军师#话题迅速登上热搜。
第二天上午,木小狸在酒店大堂遇到了德国ZDF电视台的采访团队。记者本来想采访马龙,但被他婉拒并推荐了"我们队的秘密武器"。
"你会说德语吗?"记者蹲下来问木小狸。
出乎所有人意料,木小狸用流利的德语回答:"Ja, ein bisschen.(会一点)"
接下来的五分钟,她用德语从容地回答了关于战术分析和中国队备战的问题,虽然用词简单但表达清晰,还带着可爱的儿化音。摄影师忍不住给了她好几个特写。
这段采访视频一经播出,立刻在德国本土引发热议。中国网友也迅速跟进,#天才少女的语言天赋#话题空降热搜第一。
"所以她到底是猫、狐狸还是鹦鹉?"王楚钦刷着微博评论,哭笑不得。
"显然是狐狸加鹦鹉的混合体。"孙颖莎一本正经地说。
木小狸对这些讨论一无所知,她正忙着准备下午的比赛资料。但当她走进餐厅吃午饭时,几个外国队员指着她窃窃私语,还有人来要签名,让她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