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得不错,肌肉力量已经回来了。"他专业地评估道,"但你的大脑还没原谅它。"
"我...控制不了,"木小狸小声说,"每次想全力击球,就会想起那天输球的场景,然后手腕就像不是自己的了一样..."
刘国梁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卷运动绷带:"我帮你缠上。心理障碍需要慢慢克服,先让手腕有安全感。"
月光透过高窗洒在球台上,形成一片银蓝色的光斑。刘国梁熟练地缠着绷带,木小狸则盯着那片光斑发呆。
"刘指导,"她突然开口,"您...您早就知道我晚上来训练?"
刘国梁嘴角微微上扬:"你以为那些发球机是自己跑出来的?冰袋是自己长腿的?"
"那其他人..."
"马龙负责钥匙,许昕准备饮料,王楚钦买零食,孙颖莎搜集康复资料..."刘国梁一一列举,"哦,陈梦还贡献了自己的备用护腕。"
木小狸的眼睛瞪大了,她完全没想到自己的"秘密训练"竟然是个公开的秘密。
"为什么不拆穿我?"她问。
"因为你需要时间,"刘国梁系好绷带,"需要自己做出决定,而不是被我们推着走。"
木小狸活动了一下缠好绷带的手腕,感觉确实安心了不少。她拿起球拍,犹豫地问:"那...能陪我练一会儿吗?就几个球..."
刘国梁挑了挑眉,脱下西装外套,卷起衬衫袖子:"让你见识见识老将的实力。"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训练馆回荡着球拍击球的声音和两人的笑声。刘国梁没有刻意放水,木小狸也渐渐放开了手脚。虽然她的技术还远未恢复到巅峰状态,但那种与生俱来的球感和战术意识已经开始重新闪耀。
"不错嘛,"刘国梁擦了擦汗,"看来'球童'当得还挺有价值,从不同角度观察比赛确实能学到东西。"
木小狸点点头。这段远离赛场的日子,反而让她对乒乓球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她不再只关注如何赢球,而是开始思考战术的多样性、心理的博弈,甚至是这项运动本身的魅力。
"刘指导,"她鼓起勇气问,"如果...如果我想正式恢复训练..."
"那就去找李指导报到,"刘国梁仿佛在讨论明天早餐吃什么一样自然,"不过要从基础训练开始,而且必须遵守队医的伤病管理计划。"
木小狸的眼睛亮了起来:"您不担心我再次..."
"小狸,"刘国梁打断她,"你知道我选队员最看重什么吗?不是技术,不是天赋,而是这里。"他指了指心脏的位置,"你这里没问题了,其他的都好说。"
离开训练馆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木小狸累得几乎走不动路,但心里却比任何时候都轻松。
第二天中午,马龙在食堂找到正在埋头吃饭的木小狸。
"听说你决定回来了?"他开门见山地问。
木小狸差点被米饭呛到:"刘指导告诉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