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小狸教练教得好,"王楚钦笑眯眯地说,手条件反射地抬了抬,又赶紧放下去,"呃...习惯了,抱歉。"
木小狸瞪了他一眼,但这次眼神里少了怒气,多了几分无奈。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没那么生气了。
就在这时,刘国梁召集大家开会,宣布国际乒联即将修改几项规则,国家队需要相应调整技术战术。他特意点名木小狸协助数据分析组研究对策。
接下来的几天,木小狸全身心投入到规则研究中。她熬夜观看国际比赛录像,分析数据,甚至建立了一个"落点概率模型"来预测新规则下的最佳战术。
"这...太专业了,"数据分析师看着她的模型惊叹,"你从哪学的这些?"
"油管视频和图书馆的书,"木小狸不好意思地说,"我平时喜欢研究这些。"
她的模型很快被教练组采纳,成为制定新训练计划的重要参考。刘国梁特意在全体队员面前表扬了她,让木小狸既骄傲又害羞。
受此鼓舞,木小狸开始尝试恢复正规训练。她的手腕已经好了很多,医生说过只要不过度使用就没问题。一天晚上,等大家都离开后,她偷偷留在训练馆,想试试自己的状态。
起初她很谨慎,只是做些基本动作。但随着手感渐渐回来,她越来越投入,开始尝试一些高难度击球。不知不觉中,她已经连续练习了近两小时。
"啪!"
一记猛烈的正手抽杀后,手腕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疼痛。木小狸倒吸一口冷气,球拍掉在地上。她颤抖着查看手腕,发现已经有些红肿。
失败的恐惧如潮水般涌来。会不会永远好不了了?是不是再也打不出以前的水平了?她慌乱地收拾好东西,躲进了器材室,缩在角落里紧紧抱住膝盖。
"原来你在这。"
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刘诗雯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冰袋和绷带。
"我...我只是..."木小狸语无伦次。
"手腕又疼了?"刘诗雯蹲下身,轻轻拉过她的手,熟练地冰敷、包扎,"训练过度了?"
木小狸点点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知道吗?"刘诗雯一边包扎一边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经常这样。太想证明自己,结果适得其反。"
"但我必须尽快恢复,"木小狸哽咽道,"不然...不然就再也跟不上了..."
"谁说的?"刘诗雯轻轻抬起她的下巴,"看看马龙,28岁才拿大满贯;看看我,伤病多少次,不都回来了?乒乓球不是短跑,是马拉松。"
木小狸吸了吸鼻子:"真的吗?"
"当然,"刘诗雯帮她擦掉眼泪,"而且你现在做的数据分析工作,对全队帮助那么大,这不也是乒乓球的一部分吗?"
木小狸从未想过这一点。她一直把"不打球"视为失败,却忽略了自己仍在以另一种方式参与着这项运动。
"好了,"刘诗雯站起身,伸出手,"送你回宿舍?"
木小狸握住她的手,感觉心里轻松了许多。也许,她想到,回归球台的路不止一条。而她现在走的这条,虽然曲折,却也在带她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