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京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盛大灯会。夜幕刚刚降临,整个京城便仿佛被梦幻的光芒所笼罩,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顾黎初在丫鬟翠柳的陪同下,也兴致勃勃地出门去凑这个热闹。
街上早已是人山人海,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各种花灯争奇斗艳,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五彩斑斓的灯光交织在一起,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身旁,一盏盏花灯被微风吹得轻轻摇曳,发出细微的 “簌簌” 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有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花灯,那金色与红色的光芒在人群中闪耀,活灵活现的动物花灯,还有寓意深远的神话故事花灯,每一盏都制作得精巧绝伦,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
顾黎初在这一片灯海之中,被一盏造型别致的兔子花灯吸引住了目光。那兔子花灯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灯架上蹦跶下来。她正看得出神,心思完全沉浸在这花灯的美妙之中,却没注意到前方有人正疾步走来。只听 “砰” 的一声,她一下子撞了上去。
“哎呀,对不住啊。” 顾黎初下意识地赶忙道歉,急忙抬眸一看,却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愣住了。眼前之人,正是裴梓文。此刻的他,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那锦袍的料子在灯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仿佛流动的月光。他头戴玉冠,更显气质不凡,面容英俊得如同雕刻,那双眼中透着温润的笑意,宛如春日里的暖阳,只是这熟悉的笑容,却让顾黎初心中瞬间五味杂陈。前世的点点滴滴,那些甜蜜与痛苦,恩爱与背叛,如同潮水一般涌上心头。
然而,顾黎初很快便清醒过来,她努力让自己平复心情,故作镇定。
“王爷客气了,今日灯会人多,难免有碰撞,王爷莫要放在心上。” 顾黎初微微福了福身,声音轻柔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此时,周围人群的欢声笑语如浪潮般涌来,一盏盏花灯散发的光晕在他们身上流转。
裴梓文听闻,不禁上下打量了顾黎初一番,见她举止得体,言辞谦逊,心中好感顿生,不由笑道:“杜姑娘倒是豁达,如此拥挤之处,磕碰在所难免,方才是本王莽撞,冲撞了姑娘,不知姑娘可有伤到哪里?” 街边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卖糖人儿嘞,又甜又好看的糖人儿!” 为这热闹的氛围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顾黎初心中虽思绪万千,但面上依旧维持着恰到好处的微笑,轻声回应:“多谢王爷关怀,小女子并无大碍。王爷日理万机,难得今日出来赏灯,切莫因这小事坏了兴致。” 不远处,一群孩童手持花灯嬉笑跑过,他们清脆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裴梓文见她不仅未恼怒,还处处为自己着想,愈发觉得有趣,兴致勃勃地说道:“姑娘既如此关心了解本王,想必对京城诸事也颇为了解。不知这众多花灯之中,姑娘觉得哪一盏最为别致?” 此时,一阵夜风吹过,拂动了裴梓文的衣摆,也带来了丝丝缕缕的花香。
顾黎初抬眼看向那盏令她着迷的兔子花灯,说道:“回王爷,小女子觉得那盏兔子花灯别具匠心。瞧它模样憨态可掬,周身细节之处更是精巧非常,想必制作之人定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周围的人群依旧川流不息,人们的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各种花灯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将顾黎初和裴梓文笼罩其中。
裴梓文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颔首道:“嗯,姑娘眼光独到。这兔子花灯确实做得精妙。看来姑娘对花灯很是喜爱?” 街边的店铺灯火通明,店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与这热闹的灯会相得益彰。
顾黎初微微点头,“花灯绚烂多姿,承载着诸多美好寓意,小女子闲暇之时,也爱赏玩一二。” 说话间,一盏孔明灯缓缓升上天空,带着人们美好的期许,越飞越远。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话语间皆是些无关紧要的寒暄。顾黎初时刻提醒着自己要保持镇定,不能让前世的情感影响到此刻的判断。裴梓文也只是觉得眼前这女子有趣,并未多想。随后,两人便各自离开。
顾黎初望着裴梓文渐行渐远的背影,那月白色的身影逐渐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她暗暗发誓,这一世,既然他曾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那自己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定要护他周全。同时,那些妄图陷害他们的人,她也绝不会轻易饶恕,定要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应有的代价。她紧紧地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的光芒,仿佛已经做好了与命运奋力抗争的准备。而小雯在一旁,看着自家小姐神色的微妙变化,不知其中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