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回酒店的大巴上,木小狸突然开始打喷嚏。到了晚上,她发起了高烧。队医诊断是过度疲劳导致免疫力下降。
"必须好好休息,"队医严肃地说,"至少两天不能工作。"
"不行!"木小狸挣扎着要起床,"明天还有总结会..."
"这是命令。"刘国梁出现在门口,"优秀分析师必须懂得调节状态。你现在这样,怎么看明天的比赛录像?"
木小狸还想争辩,但一阵头晕让她不得不躺回去。刘国梁示意其他人离开,自己坐在床边。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他轻声说,"但职业生涯是马拉松,不是短跑。学会休息,才能走得更远。"
木小狸眨眨眼,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怕...怕一停下来就又回到从前..."
刘国梁明白她指的是那段放弃乒乓球的日子。他帮她掖了掖被角:"这次不一样。你不是一个人了。"
确实如此。接下来的24小时里,队员们轮流来照顾她。王楚钦带来了德国特色布丁;孙颖莎给她读比赛笔记;许昕甚至表演了一段滑稽的"欧洲人模仿秀",逗得她差点把药喷出来。
最让木小狸感动的是马龙——尽管自己腰伤未愈,他还是拄着拐杖来看她,还带来一个精致的胡桃夹子玩偶。
"德国传统,"他解释道,"据说能保护病人康复。"
木小狸抱着玩偶,终于安心睡去。窗外,多特蒙德的夜空繁星点点,仿佛在见证这个小小天才的成长。
第二天早上,她的烧退了。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看昨晚的比赛录像。但这一次,她没有勉强自己,看完一盘就主动休息十分钟。
刘国梁路过时看到这一幕,欣慰地笑了。他悄悄拍下照片,发给木小狸的父母,附言:"你们的小狐狸长大了。"
回国的飞机上,木小狸靠在窗边,看着云层下的欧洲大陆渐渐远去。这次德国之行,她不仅证明了自己作为战术分析师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平衡热情与健康,个人与团队。
"想什么呢?"孙颖莎递给她一杯热牛奶。
木小狸接过杯子,微微一笑:"在想...下次是带猫耳朵发箍还是狐狸尾巴来比赛。"
孙颖莎大笑:"当然是都带!双重身份!"
飞机穿过云层,阳光透过舷窗洒在木小狸的笑脸上。九岁的她,面前的路还很长很长。
德国公开赛结束一周后,国家训练基地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投影屏幕上显示着微博热搜榜:#九岁国家队教练#、#乒乓球神童还是炒作#、#国家荣誉岂能儿戏#...
木小狸坐在角落的椅子上,两只小手紧紧攥着熊猫玩偶的耳朵,眼睛盯着地板。她刚刚看完一段网络评论视频,里面所谓的"专家"们对她极尽嘲讽之能事。
"简直荒谬!"王楚钦一拳砸在桌子上,"这些人根本不知道小狸为我们做了多少贡献!"